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都江堰放水节

级别:国家级

种别:民俗

非遗都江堰放水节

公布韶光:2006(第一批)

清明放水节是天下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时令,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沿,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接合部的岷江出山口。
公元前256年李冰管理岷江,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根治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每年都举行一系列干系活动,包括官方敬拜和群众敬拜活动。
官祭活动首先由主祭官宣读祭文,并献帛、献爵、献花,然后瞻仰二王庙。
群众敬拜活动紧张是拜会二王庙,祈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产,六畜茂盛。
放水节最为主要的活动内容是在都江堰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举行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的开水仪式。

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借清明放水节重现于世,表示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精良品质,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事情办公室

供稿:巴蜀史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