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春光
释道济(宋)
湖上春光已破悭,
湖边杨柳拂雕栏。
算来不用一文买,
输与山僧闲往还。
悭(qiān):吝啬。
读这首《湖上春光》,让民气境豁然开朗。
第一句“湖上春光已破悭”利用了拟人的手腕,而且一语双关,一是说春天已经到来,二是说舟子很大方,免了济公的船费。
道济欣赏着一派杨柳轻拂、春暖花开、湖光山色的俏丽景象,这些都不须要一分一文来购买,他的心中更加惬意。
诗中末了三字“闲往还”更是表示了作者悠然自得、逍遥清闲的心境。
生活在鼓噪都邑中的我们,每天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迈着匆匆的脚步,远去的背影中写着“焦躁”二字。
很多人事事都要攀比,用饭一定要山珍海味,穿着一定要第一流的名牌,出行一定要住最好的宾馆,彷佛这样才会得到快乐,为了这些所谓的“快乐”,人们费尽心机乃至不择手段去争夺,脸上也失落去了微笑。
有时我们真的要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我到底须要的什么?
实在,真正让人快乐的东西很大略,乃至都不须要费钱。一缕清风、一池碧波、一树绿意、一声鸟鸣,都足以让民气境惬意起来,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人的免费赠送。
世上美好的东西是追求不完的。纵然家有广厦万千,睡觉也只须要三尺床;家有良田万顷,一日也只能吃三顿饭。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带来的只有烦恼和痛楚。
《菜根谭》中说:“心无物欲,既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心中没有对名利的过分追逐,每天都是天高气爽、夸夸其言;闲坐时有琴和书,便是活神仙了。
有一个富人,背了一大堆金银,去远方探求快乐,但却一贯没有找到,坐在路边很沮丧。这时,有一个樵夫唱着山歌,高兴地走过来,富人就问:“你为何如此快乐?见告我你的方法吧!
”
樵夫于是放下了肩上的柴,对富人说:“很大略啊,放下便是快乐!
”富人顿时明白了,原来自己背着一大包金银,整天担心被偷被抢,以是就不会快乐。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淡泊心中的希望,人生的旅途上,一起边走边唱,自会有芳草萋萋,杨柳依依,碧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