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月之行,若出个中,星汉残酷,若出其里。(东汉 曹操 《不雅观沧海》)
【赏析】利用浪漫主义手腕,写出大海的雄伟博大,寄予了作者欲统一天下的远大政管理想。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和气势所在。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义士晚年,壮心不已。(东汉 曹操 《龟虽寿》)
【赏析】全诗主旨,以老骥自喻,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英雄情怀,表达了作者为统一全国而连续奋斗的年夜志壮志。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 王昌龄 《出塞》)
【赏析】以互文的手腕描述了一幅雄浑凄凉的古代边关图。隐含对战役不息的训斥,对公民苦难的同情。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 《出塞》)
【赏析】赏析用李广善战之典讽唐将之无能,表达了希望有勇将守关保国的欲望。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 《春夜喜雨》)
【赏析】总起全篇,概括点题。以拟人抒发对春雨的无比喜好之情。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写景寓情,展示时期沧桑、人生巨变,隐寓悲惨之情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 杜甫 《春望》)
【赏析】寄情于物,生动描述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酸心境。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 《春望》)
【赏析】写出了因战乱连续不断,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思亲的沉重心情。
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赏析】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表示墨客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 《望岳》)
【赏析】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概。
1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析】红与绿的相互晖映,突出了西湖的一片清新和亮丽。“接”字写出了荷叶的田田相连,广垠无边。“映日”衬出荷花的颀秀与红艳。表现西湖夏日清晨富有发达活气的明艳景致。
1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赏析】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活气发达的景象,抒发了墨客的喜悦之情。
1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 《使至塞上》)
【赏析】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合营,描述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孤寂惆怅的心绪。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赏析】写送别之伤情,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关怀。
15、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唐 王维 《汉江临眺》)
【赏析】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景致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不雅观的感情。
1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长江滔滔东流无所止境,给人留下无限遐想。墨客借长江奔驰向前的空阔壮美的景致,抒发对朋友的无限留恋。
17、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赏析】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腕,以月作青鸟使,穿越时空追随朋侪,表达了对朋侪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怀,也抒发了对官场排斥的讨厌。
1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 李白 《渡荆门送别》)
【赏析】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1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唐 李白 《行路难》)
【赏析】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创造,在政治上大干一番奇迹,表示了武断乐不雅观的信念。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 《行路难》)
【赏析】结尾句一扫前面的消沉,以冲动大方的语调表达了不畏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和信念。
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写墨客面对阴郁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赏析】写出大地回春的盎然活气,也包含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2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陆游 《示儿》)
【赏析】表示了墨客对国家统一的武断信念和爱国之情。
24、僵卧孤村落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
【赏析】以凄凉的环境衬出内心对祖国的满腔热心,表示了老骥伏枥,志在报国的英雄气概。
25、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赏析】利用浪漫主义手腕,借梦表现爱国激情亲切和驰骋疆场的年夜志,感情苍凉悲壮。
2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宋 陆游 《游山西村落》)
【赏析】写出西山村落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簇 拥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碰着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2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赏析】用以动衬静的手腕描述了一幅江南山村落夏季月夜图,写出了村落庄的清幽宁静之美。
2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赏析】领起对军营生活情景的追忆,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年夜志壮志。
29、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以梨花喻冬雪,极富浪漫色彩的描述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现了墨客的惊喜和好奇。
30、纷纭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捉住细节描写,以暖色反衬冷色,真切地写出边塞景象的奇寒。
31、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
【赏析】全诗主旨句,以说理来言情,表示了旷达豁达的肚量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把前面的离去之伤感一扫而光。
3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宋 苏轼 《浣溪沙》)
【赏析】“唱黄鸡”典出白居易《醉酒》,指悲唱黄鸡报晓、人生易老的调子。诗句表达出作者执着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不雅观的性情。
3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 苏轼 《水调歌头》)
【赏析】以明月寄托思亲之情,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
3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 《水调歌头》)
【赏析】化悲怅为旷达,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反响了墨客对人生无常,万物兴衰的达不雅观态度。
35、老夫聊发少年狂(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赏析】一“聊”一“发”既突出了豪壮之气,又透露了怫郁之情。后人常用此句来抒发年夜志壮志。
3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不雅观书有感》)
【赏析】借景说理,比喻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针言“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诗人。(唐 杨炯 《从军行》)
【赏析】表达了墨客弃文竞武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表示了年夜胆无畏的精神。
38、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 《论诗》)
【赏析】代代有人才,其影响只有数百年。联系全诗,作者主见诗贵有创新,反对盲目崇古。
3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 杜牧 《赤壁》)
【赏析】评史抒怀,一改传统意见,慨叹英雄成名须要机遇,流露烦闷之情,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4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 杜牧 《泊秦淮》)
【赏析】反攻沉溺酒色、醉生梦去世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作者对唐王朝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隐忧。
4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 《卖炭翁》)
【赏析】表现卖炭翁内心抵牾——衣单体寒苦与天寒炭价高的抵牾。
4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 白居易 《不雅观刈麦》)
【赏析】表现农夫内心抵牾。
4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 《忆江南》)
【赏析】利用比喻,捉住色彩,描述出春天的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致。
44、春蚕到去世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 李商隐 《无题》)
【赏析】利用比喻和谐音展示了恋人间死活相伴的真情,表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多用来赞颂追求奇迹者的奉献精神。
4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
【赏析】墨客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朴拙而深厚的感情。
46、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 《虞美人》)
【赏析】以问答的形式表现词民气坎满腔的愁苦之情。将抽象的愁化作形象的春水,比喻绝妙。
4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 晏殊 《浣溪沙》)
【赏析】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伤感,惋惜中又有点欣喜和安慰之情,也表示墨客的惜春情怀以及对昔日人的怀念。乃全篇妙笔。
4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 李清照 《醉花阴》)
【赏析】看着西风中萧瑟的菊花,遐想到自己孤苦的处境,涌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将人瘦与菊花比较,突出相思之苦。
4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赏析】墨客以落花自喻,以赞花诉心曲,表明自己将连续奋斗,为国效力的志向。
5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渊明 《饮酒》)
【赏析】全句之意境集中在“悠然”二字上,写出了庐山的静穆高远,表示了全诗归复自然的宗旨,表达出墨客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5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写洞庭湖秋水飞腾之景,突出其辽阔,也激起墨客立志为官报国的情怀。
5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用“波撼”衬托洞庭湖的澎湃动荡,写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气势。
5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 范仲淹 《渔家傲》)
【赏析】从视觉上写边塞荒凉萧瑟之景,气势雄浑,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充满萧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54、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唐 温庭筠 《梦江南》)
【赏析】情景结合,用拟人手腕写夕晖、流水,暗示思妇失落望而凝愁含恨。
5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 李贺 《南园》)
【赏析】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弃文竞武、报效国家之情。
56、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诗人万户侯。(唐 李贺 《南园》)
【赏析】凌烟阁高挂开国元勋的画像,睹像抒怀,作者以设问句式,反面衬托弃文竞武的必要性,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5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赏析】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5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去世。(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赏析】引用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来招贤之典,写出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也反响了作者舍己报国的志向。
5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描写禅房环境的幽深。针言“曲径通幽”出自本句
60、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作者身心融进宗教氛围,以余音衬寂静,以禅磬净心灵,抒发隐逸情趣。针言“万籁俱寂”出自本句。
6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赏析】写开罪被贬的缘故原由及被贬之快。利用比拟,表达了虽遭贬亦无怨悔之情。
6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明 夏完淳 《别云间》)
【赏析】英魂归来看征旗,表达墨客武断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必胜的信心。
6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赏析】六种景物,动静明暗相互映衬,情景交融,描述出了一幅凄凉的晚秋薄暮图,引发思乡之情。
6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赏析】主旨句,反响了王朝兴衰,百姓遭殃的主题。
6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利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革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一定降服往事物。
6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 刘禹锡 《秋词》)
【赏析】一改古人悲秋之调,盛赞秋日的美好。寄予作者虽遭改革的失落败,仍不气馁的精神。
6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 刘禹锡 《秋词》)
【赏析】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不雅观的情怀。
6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
【赏析】即景抒怀,描写景物、节令,蕴涵自然理趣,引起游人的乡愁之时,又满怀憧憬和希望。
69、绿树村落边合,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
【赏析】由近及远,捉住青绿之色,写出山村落风光的清幽宁静和盎然生气。
7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门送青来。(宋 王安石 《书湖阴师长西席壁》)
【赏析】以拟人、对偶写出青山绿水的柔美环境,寄予了作者闲适宁静的心情。
7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 王安石 《登飞来峰》)
【赏析】借景说理,语意双关,一写登高望得远,二写对出息的信心,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72、人生自古谁无去世,留取赤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 《过单独洋》)
【赏析】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去世明志的决心,已成为中华诗史上千古不朽的名句。它一贯感召着仁人志士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奇迹而奋斗、而献身。
喜好诗词佳句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作者,作者空间有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