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雅观

【唐•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景致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每日诗词韩翃身边亦有诗情何苦非要远方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喷鼻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释

仙游不雅观:羽士潘师正隐居在嵩山逍遥谷。
唐高宗李治十分敬仰他,于是在逍遥谷造仙游门,后改为仙游不雅观。

宿雨:下了一夜的雨。

砧(zhēn)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

丹丘:指神仙住所,昼夜长明。

译文

我第一次来到仙游不雅观,正值一夜的秋雨过后。
景致凄清,了望不雅观外,雾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彷佛在陈说汉宫已经深秋。

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斑驳的树影,更显道不雅观的寂静;小草清香扑鼻,更显岩穴的幽深。
阔别尘嚣,何须去探求世外桃源,人间间不也有这样的瑶池吗?

赏析

仙台初见五城楼,景致凄凄宿雨收。
写初入仙游谷门之所见,即从山上俯视道不雅观,为不雅观中建筑的壮丽而惊叹;同时也写出心中的欣悦,这不仅因所见景物壮丽,更由于天色晴朗,刚刚消歇的阵雨将景物冲洗得清洁光鲜。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写从仙游不雅观了望的景致,点明此刻是秋日的傍晚,并引发怀古的幽情。
“秦树”与“汉宫”都是借指,不过是描写平常的古树、平常的砧声而已。
但以“秦”、“汉”二字作润色限定,使得韶光张力大大扩展,将读者引入漫远的韶光长河,超脱了短暂的人生岁月,与寻访永生不老的仙家主旨暗中契合。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喷鼻香生小洞幽。
写仙游不雅观中所见景象,同时由描述见闻转入倾诉不雅观感,写出了游赏不雅观景时内心的体验。
景物是疏松和细草、空坛和小洞,感知是一落、生平,以及一静、一幽。
稀疏斑驳的树影掩蔽着大殿的祭坛,四下里一派寂静;细弱柔韧的小草丛生在山脚的洞口,更显得幽深寂寥。
透露出主人公对出世生活的悠然神往。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此联暗用《楚辞·远游》的典故,夸奖这里便是神仙可居的清幽之所,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神往。

现在说

作者见到仙游不雅观,正是宿雨初收、景致凄清的时候。
暮霭中,山色与秦地的树影遥遥相连,捣衣的砧声,似在报告着汉宫进入了秋日。
疏疏落落的青松投下纵横的树影,道坛上空寂宁静,细草生喷鼻香,洞府幽深。

特殊是末了一句,更是点明了身边的美景,丝毫不逊色于远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行色匆匆,不在关注自己身边的景致,反而齐心专心想着逃离。
去其他地方探求诗与远方。

但我们的身边何尝又不是其他人的诗与远方呢?兜兜转转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生活、事情的地方。

以是,我们不防带着创造美的眼睛,去欣赏我们身边生活中的景致与美好。

逐步的我们就会创造很多惊喜,我们的身边也有诗情画意。

何用别寻远方去,身边亦自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