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茢。
读作liè。
《说文解字》给的阐明是:“芀也。
”这个字我们上一课已经讲过,便是芦苇的花穗。

(茢)

除了这个本义,实在这个字还有其他意思,1、《说文通训定声.泰部》里说:“茢,苇花已退,其颖可为帚”,便是苕帚;2、《尔雅.释草》里说:“茢,勃茢”,郭璞作注说:“一名石芸”什么是石芸,只有《本草》里有载,详细样子已不可考。

茢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69课荷莲茄芙蕖芙蓉菡萏是一种器械吗

(茢的小篆写法)

2、 䓿 <上艹下圅>。
读作hàn。
《说文解字》给的阐明是:“䓿也”实在便是“菡萏”。
这个词熟习五代词的朋友一定知道它为何物,由于李璟的词里有一阙比较著名的《摊破浣溪沙》有这个句子:“菡萏喷鼻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指的便是荷花。

(菡萏)

一定要把稳,所谓的菡萏,特指的是荷花,下边还会讲,特指未开的花,把稳:是“花”的部分。
䓿的小篆写法如图:

(䓿的小篆写法)

3、<上艹下閻>(GBK字库没有这个字)。
读作dàn。
《说文解字》给的阐明是:“扶渠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
”这个字跟上个字是叠韵词,意思还是菡萏。
指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荷花。
按照《说文》的意思,芙蓉没有开是菡萏,开了之后,叫芙蓉。
显然,我们把这些词汇总一下:扶渠,菡萏,芙蓉,指的都是荷花,状态并不相同,扶渠指的是已经开放的全株荷花,菡萏指含苞未放的荷花,芙蓉指开放的荷花,指的都是“花”的部分。

(扶渠)

<上艹下閻>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上艹下閻>字的小篆写法)

4、莲。
读作lián。
这个字是当代汉语常用字,《说文解字》给的阐明是:“芙蕖之實也”。
徐灏注笺说:“莲之言连,其房如蜂窠相连属也。
其谓实在曰莲实。
省言之但曰莲。
”它之以是叫莲,是由于莲蓬的莲子房是相互连接的。
而莲实在便是芙蕖的果实,单指“莲子”。
样子如图:

(莲子)

以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莲,在古汉语里并不指莲叶荷花的整株,而是仅指莲子。
莲的小篆写法如图:

(莲的小篆写法)

5、茄。
这是常用字,两个读音。
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jiā。
给的阐明是“芙蕖茎”,《尔雅.释草》:“荷,芙蕖;其茎茄”也便是说,茄指荷花的茎。
当代汉语里有个外来词,雪茄的茄,也读这个音。
荷茎如图:

(荷茎)

茄也专门用来指荷。
《说文解字注》说:“茄之言柯也,古与荷通用。

这个字的第二个读音是qié。
这个音当代汉语更常用。
最常用的便是茄子。
茄属茄科,直立分枝草木,在热带为多年生灌木。
茎直立,叶倒椭圆形或椭圆形,花淡紫或白色,浆果圆形或圆柱状,紫、绿、或白色。
样子如图:

(紫茄子)

茄子现在是常见蔬菜,它原产亚热带,我国各地栽培,是夏季紧张蔬菜之一。
宋代《政和证类本草.菜部》里说:“茄子,味甘、平,无毒。
今人种而食者名洛蘇。
”《广韵.戈韵》里说:“茄,茄子,菜可食。
”茄的小篆写法如图:

(茄)

6、荷。
有三个读音,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只标了一个读音hé。
给的阐明是:“芙蕖葉。
”《说文解字注》里说:“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
也便是说,在古汉语里,荷指的仅是荷的叶子部分。
由于叶子大以是叫荷,样子如图:

(荷)

当代汉语里,荷的字义已经延伸,指荷的全株。
也说莲(上面说了,古汉语里莲便是莲子),是多年生水生草本。
叶圆形,赶过水面,叶柄常有刺。
夏季着花。
淡红或白色。
根状茎叫藕,种子叫莲子。
《尔雅.释草》里说:“荷,芙蕖”郭璞作注说:“别名芙蓉,江东呼荷。
”你看,荷这一种事物,在古代汉语里,有多么丰富的表达方法。

荷还有第二种读音读作hè。
意思很丰富:1、扛、担。
比如荷枪实弹;2、担当;承当。
比如“荷天下之重任。
”;3、承受。
比如《三国演义》里说:“甚荷大夫不外,留叙三日”;4、“电荷”的简称,比如正荷、负荷。

荷的第三种读音读作hē。
有两个意思:1、通“苛”指琐细、烦扰;2、通“诃”指查问。

荷的小篆写法如图:

(荷的小篆写法)

回到本日六个汉字的主流,便是荷的各种状态、各个部位。
在学习古汉语用字时,要把稳这些细微的差别。
讲到末了,大家一定更加认识到“荷葉莲蓬藕”这个上联,出得有多精妙了,由于世间再也找不到像荷这种神奇的植物了,当然,后来这个对联也的确有人对了两个版本的下联,如“浪潮波涛流。
”如“雲霭雾露霜。
”但跟上联比较,彷佛都差点意思。

(【说文解字】之69,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