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村落庄教诲质量是全面实现村落庄振兴的根本。村落庄学校要在国家教诲信息化计策整体布局下,把握机遇,通盘谋划,创造教诲信息化助力村落庄学校发展的可为空间。当前,应借“双减”东风,利用国家、地方、高校、同盟校、公益机构、教诲企业等多方力量,为村落庄学校建起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以“国家中小学聪慧教诲平台”为代表的国家级平台,作为我国在线教诲资源的一号基建工程,不仅可以成为多学段多科目的优质课程资源供给站,为村落庄学校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保驾护航,还可以成为各地数字化校园的基建底座。村落庄学校可在平台已有的“专题教诲、课程传授教化、课后做事、西席研修、家庭教诲、教改实践履历”等版块中,挖掘适宜本乡本土的模式、策略、案例、资源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校教诲、家校共育、社会教诲等活动。
村落庄学校可以通过加入区域校际同盟、高校牵头的U-G-S(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互助)、公益基金会面向屯子的教诲项目、科技馆博物馆等的线上展馆、少年宫美术馆等的在线课程等,在担保村落庄学校教诲传授教化主阵地角色的条件下,有效搜集多方资源,为村落庄教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赋能。2022年寒假期间,都城师范大学推出“助力‘双减’,首师有约”课程,组织信息工程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等8个院系百余位师生,为包括村落庄学校在内的全国7个省份26所中小学,供应1800课时的打算思维、音乐旅行、书法艺术、古诗文初阶等跨年级、跨学科的本色拓展类云课程,超过13000逻辑学生全程参与学习。
如果说传授教化楼、教室、操场等属于学校硬资产的话,那么依托信息化环境所积累的教诲传授教化资源,如学校利用的在线课程平台、西席开拓的微课和任务单、学生提交的数字化作品集、学校积累的历年传授教化数据等,都可称为教诲传授教化软资产。未来一所学校的软资产,将会逐步成为影响学校竞争力的决定成分。村落庄学校要牢牢把握住教诲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练好内功,组织本校师生,有方案、持续性地培植有特色、成体系的信息化传授教化资源,形成高质量的村落庄学校教诲传授教化软资产。
同时,村落庄学校要把握“双减”机遇,利用教诲信息化,为村落庄西席和学生的“双优”发展开拓多元路径:
培养大批精良的村落庄学生。让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接管者、学习的参与者,更要成为问题的创造者、任务的探究者和发展的体验者等,成为懂村落庄、爱乡土的新一代高本色村落庄人才。譬如,山东省烟台市是大樱桃主要产地,当地张格庄小学的同学们在学校老师带领下,设计出信息化+STEAM的项目,通过帮助村落民提高大樱桃采摘效率、把卖相不好的大樱桃二次开拓等真实任务,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系列办理方案,成为家庭和社区事务的参与者、互助探究项目的推进者、差错学习问题的互助者和儿童态度优质资源的创造者。
培植高质量的村落庄西席军队。“双减”对付西席的专业本色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哀求。教诲信息化背景下的西席学习共同体,可以针对村落庄西席专业发展渠道匮乏、优质资源不敷等问题,供应办理方案。譬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中央学校、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中央小学等多所村落庄学校的老师们,在过去七年里参加了由都城师范大学牵头,联合海内多所师范大学、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云桥学院”“双优云桥”等项目。他们与来自全国25个省份300多所中小学2万余人次村落庄西席一起,通过互联网的云端环境,与高校师范生一起学习教诲信息化政策和理念,在信息化传授教化设计和运用中融入课程思政,形成高校师范生和村落庄西席、职前职后西席专业互助、协同共学的互换平台,为携手推进新时期高质量西席军队培植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5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