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说什么诗和远方,当你日日抱怨面前的苟且时,你可曾把稳到墙角的一朵花开;当你倾慕别人的夜夜笙歌灯红酒绿时,你可曾想到月白风清本无价,你却只为名利忙;这世间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就在你的心里。由于心在哪儿,风景就在哪儿。
山水草木,诗酒琴茶,徜徉在诗词的天下里,你也能忘怀烦恼,忘怀俗事骚动。多少名胜古迹,多少人情物意,多少花鸟虫鱼,多少风华雪月,都在那一卷卷诗书里。世间万物,一花一草,一叶一尘,都在诗词里,生平一世都难言尽。
月白风清正宜人,足以慰风尘,十首最美山水诗,忘怀烦恼只留星辰。
夏意 苏舜钦 (宋)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诗中的景致,不过便是很多人非常熟习的内容:庭院环境如何宁静,花草树木如何奇丽可人,昼寝安歇如何闲适清闲,可是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心情,感想熏染,生活态度,却是现实中很多人难以企及或是无心留神的。
试想,炎酷暑季,一个躺在自家的小院里,做着一个清凉的梦,何等闲适,何等安宁!
小时候的我们,不是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吗?村落头的大树下,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聊着今年的收成,聊着家里的琐事,孩子们在大人间穿梭玩耍。多美好的回顾!
闲居初夏昼寝起 杨万里 (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有些诗歌,往深处读,知人论世,融情于理,发人深省也令民气境沉重。有时候还不如就景论景,赏赏花,听听风,看看雨,读诗的觉得就会变得无比轻松愉悦。这样的诗句,是否更随意马虎让人爱上诗词,感想熏染到传统文化之美?
读杨万里的这首诗,不用理解他的出生经历,不用知道他所处的那个时期是若何一个抵牾激烈狼烟四起的时期,这些统统都不要理解。我们只需关注这首诗,关注诗句的美就好了。梅子生涩,食后留酸,夏日昼寝,闲起无事,坐看孩童捉柳花,平淡的生活里也有诗意!
三衢道中 曾几 (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每一片俏丽的风景里有一种俏丽的心情。对付热爱生活的人来说,处处都是风景,时时都有好心情。墨客不雅观花听雨,赏月吟风,挥洒人生快意。我们了,读诗歌,读心情,感想熏染别样的生活,这本身不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吗?
江浙大地,梅子成熟时多有绵绵小雨。可是本日却是个好天气,丽日晴空,阳光残酷,任谁都会心情愉悦。墨客兴致盎然,驾一叶轻舟,沿溪水慢行,行于所行,止于所止。不知完了多久,走了多远,末了兴尽而回。回时的路,一两声黄鹂鸟叫,更添惊喜,更增意趣!
秋月 程颢 (宋)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尘凡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秋月悬空,皎洁如玉,天地寂静,万籁无声。这样的场景,无论有多少俗世烦扰都会一扫而光。千山万水,明月清风,明哲保身,空灵生辉,这便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颢为我们描述的天下。理论每每是呆板的,可是用诗歌来传达的理念却是鲜活的,灵动的,极富韵味的。
诗题有月,诗中却不见月,然而月却无处不在。月洒清辉,山川增色。明净的夜空染上月色,清凉如水;清丽的山峰染上月色,宁静无声,俏丽淡雅;溪水染上月色,飞溅似玉,回响山谷;秋叶染上月色,不惧岁月流逝,自由别样风情。白云相伴,自有一份得意在心间。
襄邑道中 陈与义 (宋)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风起于青萍之末,飞扬于万里高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风是很多墨客都表现的题材。在这首诗中,风串联起襄邑河道两岸所有的暮春景物,为我们编织了一副幽美迷人的画卷。整首诗风行水上,船走画中,光明亮丽,充满志得意满的人生情怀。
江面有风,风吹花落,四处飘飞。于是就有了船在花中行的错觉:船红如花,人艳如花。墨客顺风顺水,轻舟似箭,半日就走过百里榆堤。一起行来,看花赏树,好不惬意。此时,最浪漫的事便是躺在船上,任凉风习习拂面,看蓝天白云飘飘。读到这里,你醉了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释志南 (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不雅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评价实在也可以借用过来评价宋代墨客释志南的诗歌。他是墨客又是僧人,热爱山水,纵情山水,诗作清新幽远,独具慧眼。读他的诗,就像是品味一副流动的画。
墨客出游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要到哪里去。我们只看到一条河,几颗古树之下,一个老旧的码头,墨客就在那里下船,系住小舟,拄动手杖,拾级而上,开始了一段旅程。这一起的春色,一起的风光,墨客没有过多描述,墨客只说风雨不寒,便有了个物我两忘的天下。
书湖阴师长西席壁 王安石(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门送青来。
诗题“书湖阴师长西席壁”表明墨客是在拜访朋友,不雅观景陶醉,信笔而作。诗中流露着墨客的勃勃兴致和无限神往。题在壁上,自然不似今人大煞风景的信手涂鸦,而是赞颂朋友的雅趣和脱俗,蕴藉地表达了自己的景仰之情和神往之意。
湖阴师长西席超凡脱俗,居住的茅檐下干净无尘,花草树木,有条不紊,活气勃勃,由于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表面,一条弯弯的小河流淌,泛着绿波,闪着光芒。绕田而过,情意绵绵。远处青山,推开柴门就会迎面而来,令人措手不及,惊喜不已。如此美景,本日的我们同样憧憬!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