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古诗词里的<回家>
《诉衷情》
宋·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清晨时分,词人扬鞭策马,踏上回家的路。昨晚由于高兴,他把酒痛饮,沉醉了一夜。直到今早,他还带有微微的醉意呢。小雨初晴,景致怡目,空中有双燕飞来飞去,四周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悠悠不尽的春水。虽然离家还很迢遥,但一想到家的温暖,词人的心境变得开阔起来:就让我把送春的苦痛滋味、为亲人牵肠挂肚的凄苦情怀,统统分付给杨花吧!
《诉衷情》
宋·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黄花小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想到明早回家,词人依旧是一宿未眠。越是在回家途中,心情就愈加激动、思乡的感情就愈加浓郁,他怎能睡得着呢?终于等到清晨,他顶着残月动身动身,且行且吟。以为“黄花”、“小雨”都在敦促自己快快回家。一起上,景致十分幽美,鸥鸟如雪一样平常洁白,碧水连天,如诗如画。词人想象着到家之后的情景:小孩子牵着他的衣服撒娇,还笑他满头白发的样子。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北宋·黄庭坚
投荒万去世鬓毛斑,
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
黄庭坚曾被贬蜀地四川达六年之久,等到被放还之时,他已经到了57岁的高龄。被贬期间,他年迈体衰,又身处恶劣环境,本以为命不久矣,谁知还能活着离开四川。劫后重生,墨客自然是喜不自禁,又想到能够落叶归根,便更加狂喜。在奔赴家乡分宁(今江西修水)的途中,途经岳阳,此时,他间隔家乡还很迢遥,然而墨客的喜悦之情早已经按捺不住,只管天下着雨,他还是愉快地登上了岳阳楼,想要一睹洞庭湖的美景。
《羌村落三首》其一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有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更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由于战乱,亲人之间音信隔绝,彼此不明死活。墨客杜甫赴汤蹈火,终于在薄暮时分,赶到家中。妻子看到墨客溘然涌现,不免惊异,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傻傻地发愣。等到心情平复下来,才相信是真的,便喜极而泣。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是绝大多数长期客居异域、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都会所产生的一种分外生理状态。
《还乡偶书》唐·贺知章
幼年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天宝年间,李林甫专权,贺知章要求出家为羽士。天宝三年(744),在他八十六岁那一年,终于得到天子许可,告退归里,回到了阔别五十多年的家乡越州永兴,隐居于镜湖之畔。
“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墨客身上打下的永久抹不掉的烙印,又是墨客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以是弥足宝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一定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描述了一个十五岁从军,到八十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悲惨情景,戳穿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付人性的危害,反响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阴郁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楚。
藏在古诗词里的<春节>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目前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景象,共说此年丰。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本日清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靠近在种满桑树的野外里垦植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田舍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景象,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炮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炮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由去,迎着和暖的东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岁大年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入夜之后点起描绘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作者现在是四处流落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不哀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实在只是空虚的礼节。
《大年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赏给我们的瑞雪恰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羽觞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大年夜》
宋代·戴复古
肃清茅舍涤尘嚣,一炷暗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关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旧岁将尽,新岁伊始)打扫屋舍,洗去昔日的尘埃,燃一柱暗香,祭拜天地。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欢迎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大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农夫已经预先知道明年是个丰收年了,由于冬天的瑞雪还没有融化完。
春节不仅仅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也是一家人共享欢快的主要时候。在此祝福每位在外拼格斗争的游子,旅途安然顺利,回家团圆幸福。
关于智策传媒
北京智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一线主流媒体、策划、公关为一体的文化传媒公司。我们为国内外浩瀚品牌客户供应专业的资源整合及干系活动实行做事,并在长期的事情中积累出非常丰富的与多方媒体、各方职能部门互助的履历,为更好的做事客户搭建了踏实的做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