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李商隐却并不是一个生来便是如此忧闷的性情之人,大家知道他出生实在非常贫寒,不过虽然家穷,但是他还是非常阳光与乐不雅观的。
作为家中的老大,他不仅努力去读书,而且也想着多赚一些钱,能够减轻一下母亲的包袱,街坊邻里都非常欣赏他,他对自己同样也是有着极大的信心,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少年郎。

后来由于搬家洛阳的缘故原由,他还认识到了一些文坛上的大家,乃至白居易在读到他的诗文之后还说出希望能够成为他儿子的这种话,足以可见他的文采之非凡。
按理来说有这样的学识,未来一定是无忧的,更何况他还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只可惜他悲剧的卷入了牛李党争之中,两方都容不下他,结果终其生平烦闷不得志。

而他之以是被双方所不容,便是由于他取了王茂元的女儿,毕竟王茂元和令狐楚是最大的对家。
不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李商隐是一个极为深情之人,只可惜他的妻子却早早的拜别,爱人的离开,再加上仕途的不顺心,意气消沉的他终于在某个秋日的夜晚,睹物思人、满心悲哀的写下一首诗:

昨夜

李商隐思念妻子的诗睹物思人说尽心中思念读完令人冲动不已

唐代:李商隐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喷鼻香。

在大中5年,李商隐的妻子因病离世,而他也在那年秋日,应了西川节度史的约请前去担当幕府。
在离开前夕,他回家中去整顿旧物,不禁看到妻子此前留下的物品,心中泛起浓浓的思念。
在这首诗的诗文中他说道,他不怕容颜变老,可是却无法忍受妻子的拜别,昨天晚上在西池边很寒冷,就连玉轮中的那桂花喷鼻香气,都被寒风所阻断。

想来墨客看到曾经的旧物,感想熏染到秋日夜晚的那种寒凉,在望着天上的那一汪圆月,心中的伤感之情一定是从心底涌了上来。
在他妻子还尚且在世的时候,他也常常不在家中,可是那时他只要看到天上的玉轮,就以为妻子是在自己身边陪伴着,可现如今他抬开始,却再也不见妻子的身影。

而窗外传来的杜鹃鸟的叫声,将他叫回了现实,诗文中的"鶗鴂"便是杜鹃鸟。
此时的李商隐明明正值最好的年华,可是命运的折磨却让他早已没有了棱角,也并不负其他墨客的那般洒脱清闲,对仕途也没有了那般强烈的追求。

他知道春天终将会过去,百花也会沉沦腐化,直到人生无常,可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正在燃烧的烛炬也会被灰尘所遮蔽。
他昨夜站在那悲惨的池塘边,感想熏染到的也只有寒凉的秋露,月中的桂花想起也闻不到了,彷佛统统的美好都被那寒风吹的消逝不见,而他却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

读完全首诗之后,我们能够感想熏染到的都是他已故妻子深深的思念,对人间无常的无可奈何,用情至深,实在是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