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峭壁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别号《卜算子·风雨送春归》,作于1962年12月。这首词写的是梅花的坚韧、乐不雅观和不屈不挠,但却有其深刻的政治寓意,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勇于寻衅,终将获得胜利的信心。
七律送瘟神·其二
东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送瘟神·其二》这首词作于1956年2月,全诗展示了劳动人民联络齐心专心管理山河和消灭血吸虫病的巨大力量,讴歌了六亿中国公民奋发图强,艰巨奋斗的英雄气概,表达中国公民联络齐心专心“送”走“瘟神”的喜悦。
七律·和周世钊同道
东风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年光时间随意马虎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七律·和周世钊同道》这首词作于1955年,通过对春游长沙情景的描写与回顾,歌颂了祖国的壮美河山,也表现了毛泽东的宽广胸襟与伟大情怀。作者用词形象生动,画出一幅春色美景,全诗格调明快,情景交融,感情朴拙,极富传染力。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创作于1927年,当时中国处于大革命的低潮期间,毛泽东在武汉办农人运动讲习所,途经武汉时登上黄鹤楼有感而发。这首词字数不多,但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写景写意,构出一个宽广深厚雄浑的意境,写出了领袖对未来充满的武断信念和乐不雅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