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发展到汉代形成定制,名篇大概多,作者也不少,像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 《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等,都是较有影响的。汉赋的共同特点是讲究韵节,词采华美,兼有诗歌和散文的气候。汉往后,赋便产生了两种发展方向:一是向骈文方向发展,比如西晋陆机的《文赋》,辞藻华美,讲究对偶,明显有骈文的特质;二是进一步散文化,诗的风貌减弱,像今人的 《秋色赋》一类作品便属这种类型。
关于赋的浸染,曾有人说它是“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这是不符史实的。固然有很多篇是文人们在天子身边作的,但也有不少因此极委婉的办法对天子提出批评讽谏的。宋玉的 《风赋》,明里彷佛说楚王的雄风是百姓的雌风所不可比的,但实则是讽楚王的奢华,吟百姓之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