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兴舟《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琐记
文:索金书
案头放着兴舟两本散文,一本是《太行风土小记》,一本是还散发在油墨喷鼻香味的《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空隙时随便翻翻,有序无序地随着跳跃的笔墨跟进,像两个人并肩溜达山间野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不经意间一个俏皮的暖诙谐,于是,两个人会心对视一笑;错眼时,目光又适值落在路边同一朵野花儿上,于是,释然、粲然——醇酒穿胸的觉得。
与兴舟相识是一九八六年在郑大文秘班的六楼宿舍里。那时候我刚刚铺开入室的行李,一个高高瘦瘦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青年弱弱地走进宿舍,窃窃地挤着笑意打了呼唤,“咣当”一声把行李箱放到了我的上铺。
闲聊时知道他叫王兴舟,在汤阴县委宣扬部事情,师范读得跟我一个学校,低我一届。接下来便是七荤八素、扯皮紧张加疏狂的两年大学生活。
他人倒还随和,平时不爱说话,躺在床上一本儿接一本儿地啃书,嘎吱嘎吱翻身的声音特烦。有时候两人约了上街,他便富豪一样从书店的书架上卸下一堆堆书本,打包塞盒地系缚起来,动不动抓我的“官差”——那时候我经济十二分紧张,挑书比挑白头小鹑儿还难,常常买个一本两本儿的,只好心里酸酸的给他当脚夫了。最要命的是每次学校放假,他大包小包地往回搬书,害得我苦不堪言。
看出他文学天赋是由于我的戒烟:兜里没钱就想着把烟戒了,为了起誓在窗边儿墙上用纸写下了“戒烟”两个大字,以示断交。结果两周未过,烟瘾复发,依然故我。饱受烟熏之苦的王兴舟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在我“戒烟”后面添了两个字“一支”,弄得全体寝室轰然愤然——这家伙,笔墨够刁钻!
后来出了学,各自忙各自的一份儿事去了,见了面便是肉山酒海的厮杀。知他从汤阴县委宣扬部调到了文峰区;知他到唐子巷任党委布告;知他公选到市粮食局任副职;知他调北关区任副布告、人大主任。至于文学上的事,所知寥寥。知道他曾经喜好贾平凹,我早期三毛多的一本贾平凹的《山地条记》被他弄得不知所踪,成为了我向他讨酒喝的一个情由;后来知道他喜好上了周作人。
明白他一贯在文学上苦撑是2004年的事。那时候我从乡下厮杀的遍体鳞伤回到县纪委,空隙之余写了篇《儿时的年》发在《安阳日报》上,他当即就给我打来电话,说文章写得不错。我好生奇怪,一个堂堂的区纪委布告,怎么倒关心起一篇小文来了?仔细翻阅《安阳日报》,知道他已经是撰文的常客,而且写得风生水起。后来讨了他的《太行风土小记》、加了他的"大众号《兴舟文苑》,才知道自己与他的文学素养,已经不在一个量级。正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感情人家事情之余就一贯没有放弃对文学的执着啊!
读兴舟的散文,迎面而来的,是书卷中散发的那种静气。选题尽是山村落古木、逸闻趣事、花鸟虫鱼、流泉飞瀑、文人雅趣,绝少或者根本没有官场应酬、政坛琐事。就说《梦里,有几朵花儿在开》吧,几个单元分别是“古村落,仍飘着那些影象”、“山里,还藏有哪些故事”、“心喷鼻香,又蕴有几瓣相思”、“春天,究竟有多少日子”,听着就让人沉醉。真不知他这个一米八以上的男人,置身官场,政绩不俗,怎么就熏陶练就了一股纯洁修禅般的清雅之气、剔透玲珑的细腻之心,而且随着文章笔墨汨汨地流淌开来,直入你的心肺,清澈你的骨髓,让你有一种换血尘凡,革面洗心的觉得。我曾惊异地说过,读王兴舟的散文,须要焚喷鼻香。也只有在清茶和喷鼻香霭的氛围里,才能够析出他文章笔墨里沁出来的乡野真趣、文人情怀。
再便是措辞的高妙了。记得有部电影上有句台词,做人的威力全在措辞上。兴舟的散文更是如此!
许是丰硕的学养使然,许是经历了太多的人间沧桑,许是对笔墨咀嚼烂了的缘故,兴舟散文措辞的高妙俯仰皆是,用不得刻意在篇幅里探求。就随意翻开这篇《山色》吧,开篇便是“山外的人,当然乐意看到林虑山更多的高峰、危崖、奇石、峡谷和飞瀑,由于那是风景;山里人则更喜好清风、白云、山果、野菜和稼禾,由于那是生活。”抛开措辞的对称 、遣词造句的精当不说,一句话就把山里、山外人对大山的认识、心得,区分得明明白白,清清爽爽。没有把生活咀嚼得烂熟,没有把措辞熬炼到发白,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
兴舟过去写诗,这个,我迄今为止没有瞥见过;但他的散文里有许多诗的措辞和意境,则是随处可见的例证。《我思我不在》的题目就怪怪的,透着不可辩驳的禅诗的意境。再看开篇,“谁能把过程,当成结果?谁能把瞬间,当成永恒?谁能把伊始,当成终程?”听听,这分明是在作诗吧,何必叫做散文呢?再便是用诗歌措辞的跌宕起伏来营造语境。《山里不雅观瀑记》是这样开篇的:
“去青龙峡看什么?”
“看瀑布。”
“这没有错。青龙峡位于……”
——诗歌措辞的精准,诗行间的跌宕起伏,意境的幽深古朴,被他出神入化地揉进了散文的字里行间,给人以机动艳泼的觉得,这恐怕也是他散文措辞的一个特色的特色。
对付兴舟的学养 ,我是知道一些的,有他满屋子的书本为证;有他喜静不喜动、书虫般躺着读书的熟习姿态为证;有他应酬饭局回来嘟嘟囔囔的牢骚为证。至于他散文的功力,我作为初学者,还是浅尝辄止吧 ,说多了恐怕露怯。大家有兴趣,还是自己去向他讨得一两本最近写的散文集,回到家逐步去创造、去品尝得好。见告你,他这个人很重交谊,书是随意马虎讨得的。
2021年4月29日
作者简介:索金书,笔名高粱秋;郑大中文系毕业,安阳市作协会员;近年开始创作文学作品,在平台纸媒发过诗歌、散文、小说,偶有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