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宋朝衣饰图片)

淑真和李清照虽然都是公认的宋代颇有才华的女子,但就出生而言,李清照清清楚楚,朱淑真却扑朔迷离。
不仅正史上语焉不详,野史上也说法多种。
是啥缘故原由呢?

(一)扑朔迷离的出生先容

百度上是这样先容的,朱淑真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样平常认为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四库全书》却认为是浙中海宁,祖籍安徽歙州(今安徽歙县)。
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
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通音律,尤工诗词。
素有才女之称。

文友陈二虎兄(笔名红叶)曾揭橥过一篇关于朱淑真的文章,阐述了这样一件事,曾布之妻魏玩也是一个大才女,能诗善赋,初闻朱淑真做得好诗,无论如何不相信,遂摆下一桌佳肴美酒邀朱淑真前来,要亲自证明真伪。
请她以“飞雪满群山”五个字为韵赋诗,朱淑真研墨落笔,依韵立撰五绝句。
魏玩夫人拍手称奇。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到底是欧阳修照样朱淑真写的

曾布系北宋末年宰相,据此传说,朱淑真当是北宋末年人。

但也有资料证明朱淑真手书的《璇玑图记》,题名是“绍定三年春仲春”(宋理宗年号,即1230年2月),就此断定朱淑贞是南宋后期人。

朱淑真到底生活在什么时期令人费斟酌。

据有关资料,朱淑真的父亲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
但一个有关朱淑真的故事中,提到她父亲,觉得不像是一个当官的。

说的是有一天,朱淑真的父亲骑着驴进城买东西,毛驴把官老爷给撞倒了。
官老爷命人将这头毛驴牵走充公,还要打朱淑真父亲的板子。
朱淑真赶到城里为父亲求情。
官老爷很早就听说朱淑真是个文思敏捷、才华出众的才女,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在大堂上考考她,便对朱淑真说:“我出一道题,如果你能以题当场作诗一首,字意里要表达出八个不打,但字面又不能涌现一个打字。
那我就放了你父亲,并把驴子也还给他。
假如做不出来,那可就罪加一等”。

朱淑真点头应允。

此时的天色已靠近薄暮,官老爷就以“夜”为题。

朱淑真稍加思虑,便当堂吟诵起来:

月移西楼更鼓罢,夫收渔网转回家。

雨过天晴不需伞,铁匠熄炉正喝茶。

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

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转业谋生涯。

官老爷听罢此诗,不禁拍桌赞叹,官老爷信守诺言放了朱淑真的父亲和他的毛驴。
这首诗没有一个“打”字,却有八个不打。
请挨着顺序看:不打更、不捕鱼、不打伞、不打铁、不打柴、不打茧、不打秋千、不打油。
全诗无一个“打”字,却句句在说不打,真不愧才女啊!

言归正传,不能聊偏了题!

如果朱淑真的父亲有当过官的经历,那官老爷不可能这样对待他吧?笔者拙见,朱淑真虽然不是仕族家庭出身,但她从小颖慧好学肯定与其有优渥的生活环境分不开,其父可能是有一定文化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商贾。
古时提倡的是重农轻商,商贾虽有钱但社会地位低是不争的事实。

(二)诗词风格率真充满质感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曾如此评说:“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
易安(李清照)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魏玩)也。

朱淑真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那阙《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全词阐述的故事,与崔护“题都城南庄”的“人面桃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具有很高的艺术代价。
“月上柳梢头,人约薄暮后”,此比兴手腕充满了《诗经》质地的美感,是千古不朽的男女约会名句。

旧时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有的说她不幸嫁给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官吏,也有的说她嫁给了一个市井地痞赖,还有的说她......反正朱淑真运气不好,没碰着李清照那种男才女貌、琴瑟和谐的美满婚姻生活。
空想丰满现实却骨感的朱淑真,满溢着凄凉之意抱怨之情。
请看她的两首诗。

其一:《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合适。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其二:《中秋闻笛》

谁家横笛弄清声,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悲乎!
把鸥鹭鸳鸯硬生生地拉来作伴侣,没有共同措辞,不能成为一家人。
那年中秋之夜听到哀怨的笛声,唤起了独守空房之人的悲情,自己听不得这断肠之声,但怎能去责怪笛声呢?哎!
婚姻不幸的朱淑真成年后的诗词中常见这类断肠之句。

听说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
劫后余篇由一个叫魏端礼的人编辑整理成《断肠词》、《断肠诗集》传世。

(三)试析出生扑朔迷离之谜

朱熹理学思想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把朱熹理学思想奉为经典的历代腐儒们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还要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行。
“人约薄暮后”是大逆不道啊!
朱淑真的此类诗词句子是淫荡之言,岂能加以赞颂?但这首词流传于世后点赞曝棚,是无法抹去的。
笔者拙见,腐儒们就来个“移花接木”,安在了欧阳修的文集中。

与此同时,故意不在正史中详细记述朱淑真的情形,让后人们在浩瀚野史中雾里看花去揣测。
这种手腕不是腐儒们新创,司马迁的《史记》就开了先河。
《史记》的君侯列传,以歌功颂德为主,不少负面史实或不记载或轻描淡写。

实话实说,古代诗人们对《生查子.元夕》词也各有各的意见。

明代杨慎在其《词评》中,明确指出是朱淑真所写,同时举出朱淑真的另一首内容相同、风格附近的词,责怪朱淑真一向便是个不端庄的女人。

清代绅士王世祯则是用的另一个调说这事,在其写的《池北偶谈》中,说《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的这阙词,不知何故讹为朱氏之作了,让众人疑淑真失落妇德,记载不可不慎也。
哈!
王世祯的这种洗白方法一点也不严谨。

笔者在“写乎”平台曾揭橥过一篇拙文,阐述朱熹差点把宋代另一个才女严蕊整去世的事。
在朱熹的眼里,宋代才女他只认李清照和魏玩,并不把严蕊算在内。
为什么呢?不是朱熹朱紫多忘事,而是严蕊出身卑下。

(四)结束语

为啥朱淑真的出生扑朔迷离?最佳答案是由于其诗词有违“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有违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不雅观念,则出身低下,被历代腐儒们故意造成的。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推举:

《红楼梦》里贾迎春的独白:我叫迎春,却终其生平不见春

在《红楼梦》里,要说不嫌弃刘姥姥的,只有这三个姑娘?

宋朝女墨客丨绯闻缠身的的朱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