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写生记

己亥三月十五日拂晓,从岱岳美术西席写生团自山东前往山西涂绘图画,虽东西一字之别,却隔千里之外。

一起西行,春回大地,绿柳青杨,桐花满树,时有黄花片片,缀于旷野,农夫皆忙于垦植。
途经曹州,时逢牡丹盛开,五彩缤纷,红白相间,富贵连绵,甚是壮不雅观。
午时至巩义,此地处中原腹地,嵩山北麓。
黄土堆山,沟壑纵横,起伏不断,高坡之上可见窑穴居室。
因古有“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而得其名。
又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史有 “东都锁钥” 之称。
休整刻余,补充给养,续而前行。

古文探奇刘海彬   太行写生记

跨黄河,越王屋,深入太行。
沿途山路波折,斗折蛇行。
重山峻岭葱郁,峰峦叠嶂苍茫。
巉岩绝壁险要,云雾环抱迷蒙。
沟谷深涧,流泉飞瀑,皆在面前,幻化绝妙,美若瑶池。
车马时而穿行谷底平川,时而翱翔山巅岭隘。
令人不禁寒颤,惊遽难安。

时至夕食方达阳城横河中寺宁园,旁有千峰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琉璃相映,气势恢弘。
其后荆棘丛生,桃李争芳。
山势如削,峭崖嶙峋,石岩峥嵘。
古树参天处荒藤漫野,山溪清泉间泠泠作响。
屋舍俨然而又错落有致。
进院中,可见青砖黛瓦,雕棂花窗。
登楼阁,凭栏而眺,山川自然气候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顿感赏心悦目,忘怀杂念。
游罢众师友,铺纸研墨,谈笑间涂抹山川,抒写胸中意气。

明天将来诰日晨起,飞鸟相鸣,春燕颉颃,雉鸡声声入耳,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远山微朦处,依稀可见十八罗汉峰飘渺云烟中,坐鹿罗汉、伏虎罗汉、静坐罗汉,各从容朝,惟妙惟肖。
可谓:万山皆景致,处处入画中。

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云:“真山水之烟岚四季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真山水之风雨了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错纵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了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
”山川气候变革万千,笔墨涂写自然更是多端,万物之变不离其宗。
宗者,自古有法,代代相传,今人亦有法度,古今融汇贯通,可有一丝新意也。

三月十七日,朝雨淅沥,登楼阁了望,云烟四起,奇峰突兀,林峦浑秀。
草木华滋,万物清润。
时隐时现,闪动可见。
苍茫之中有几分江南灵秀之气,遂涂之。
傍晚时分,天色微晴。
立于半山纵目远眺,云积成海,烟霞落日,如临滨海。
若波涛彭湃,惊涛拍案,气势磅礴,风起云涌,变幻莫测。

三月十八日凌晓,春雾弥漫,斜风小雨,氤氲气候又如昨日。
因处谷中,身感体寒,着棉衣,沿山路下行。
本欲写云山之姿,刹时山峦吞没于云雾之中,无影无踪,遂返舍中。
饭后上山而行,前往红沙岭,沿途青松翠柏,杂树林立。
茱萸、连翘、柴胡、黄芩,满地皆是。
行至山脊,脚下云雾蒸腾,如临天宫。
时而云开雾散,峪中村落舍依稀可见,山路盘旋,犹如飞龙乘雾,畅游云海。
忽会晤前红沙满山,人称红砂岭。
此地历经亿万之年,日月风化,雨雪侵蚀,红绿相间,交融互映,细腻如沙。
青山点朱红,云烟共相生。
回顾间,峰峦显现,中有一峰若似如来雷音讲经,鹊巢贯顶清晰可见。
至午时下山,途中见有界碑方知此处乃中条山也。

午后续携笔墨探寻深谷幽涧,仰不雅观岩崖峻秀之美。
顺山道而行,见乱石堵塞疑无行路,遂涂图画,以求岩崖容貌。
两刻有余,山谷传音,谈笑之声不绝于耳。
走比来,原是三五朋侪深山挖宝归来,曰:“崖柏”。
一阵谈笑方知,前路可通。
遂整顿一番前往。
转山道拄杖而行,劈面两山对峙,若二门神,秦琼双手舞锏,尉迟恭使鞭,披盔戴甲,威武雄壮。
顺小道而行,仰崖壁陡峭,似盘古劈削。
崖上唯古柏丛生,苍翠欲滴。
继而沿半山崖壁弓身而行,小心翼翼,俯看沟壑深渊,心惊胆颤。
斜望岩壁,怪石奇异,千疮百孔,诡异多端。
如魑魅魍魉,面孔狰狞,凶相毕露。
不禁自言自语道:“幸有门神驱鬼辟邪,镇守门庭,心中才有几分安然。
”前有飞瀑,高百尺,远不雅观水花四溅,似雪如雾,飘飘洒洒,跌入深潭,潭水清冽,明澈见底,凄神寒骨。
谷中天色渐晩,恐故意外,不可久留,遂返。
同行者,乔孟飞,兄长王波。

晚饭之余,众师友切磋技艺之时巧遇丁长林师长西席,师长西席讲述传统,解析当代。
笔墨画论,技法意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和蔼可亲。
令晚辈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至深夜而归。

三月十九日晨,虹销雨霁,景致绝佳。
信手拈得几句:云开雾散霞光艳,普照千峰映画屏。
静寂襄山多丽色,涂来笔墨写图画。
食时乘车达五彩河,河中水流湍急,瀑潭层叠,水声震天。
乱石林立,五彩斑斓,交相照映。
《淮南子·览冥篇》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去世,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此石传为补天之时散落人间之石。
归途赏览烧梨摊平易近居,其门楼高悬,风雅新奇。
门匾互异,有务本敦伦,有勤俭持家,有耕读继世,笔力雄浑,刚劲有力。
赏罢而归。

三月廿日,余独自游走,涂写村落民居,研习笔墨,感悟民俗,薄暮而返。
戌时,大雨滂沱,倾盆而下,约一刻而停。
然电闪不止,雷声阵阵,好似天崩地裂,使人胆颤心惊。
待人定之时规复沉着而寐。
夜半梦醒,明月皎皎,透窗纱而望,山色清晰可见,恍如日间。

三月廿一日返程,沿途穿山越岭,飞驰而归。

七日来,追求笔墨,涂写山川。
众人得画数百,收成颇丰。
其间所感所悟顺手记之,遂成此文。

己亥三月廿二日

海彬记于五汶楼

作者简介

刘海彬 1981年出生,山东泰安人,中学西席。
喜画山水,爱金石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