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以简练的措辞,丰富的意象,描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在诵读中感想熏染那千年的风情,体会那永恒的真情。
一、喜之篇:春风得意马蹄疾
昔日邋遢不敷夸,目前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解读:从前潦倒穷困的生活和思想的不安都不值得再提起了,现在金榜题名,无拘无束,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骑马走在繁华的长安街上,以为本日的马儿走得特殊快,一日就赏尽了长安的春花,看遍了街景的繁华。
孟郊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落败,直到四十六岁才进士及第,数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梦想成真,墨客又怎能按捺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仅指春天的美景,更寓意着人生的得意时候。
墨客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喜悦与迫切,仿佛全体天下都在为他欢呼。
而“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是对人生得意时,那种万物皆美、尽收眼底的描述。
二、怒之篇:怒发冲冠凭栏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解读:满腔怒火,甚至头发竖起直冲冠帽,倚栏处潇潇骤雨刚刚停歇。抬开始放眼四望,对苍天声声长啸,胸中热血沸腾、情怀激烈。三十年功名微薄有如尘土,八千里风云征途正待超过。切莫要轻易虚度年华,把年少青春白白抛弃,到白发满头时空自悲切。
靖康的国耻,至今还没有洗雪;臣子心头的愤恨,何时才能消耗。愿飞驾战车,直把贺兰山踏得残缺。壮志凌云,饿了就吃胡虏的肉;从容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让我们一起重新整顿,整顿好旧日山河,去凯旋报捷、朝拜天阙。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以冲动大方的笔触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决心。
诗中的“怒发冲冠”形象地描述了愤怒至极的状态,而“凭栏处、潇潇雨歇”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墨客内心的波澜与镇静。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岳飞的英雄气概,也表示了中国人对侵略者的武断态度。
三、哀之篇:十年死活两茫茫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解读:十年死活相隔音讯渺茫,即便是强忍着不思念,你的形影也永久难忘。如今你静卧在千里外的孤坟里,我到哪里去诉说心中的悲惨。纵使相见了你也不会认出我,我现在满脸尘土,两鬓如霜。
夜里我在梦中忽然返回家乡,在小屋的窗前,你正打扮装扮。我们相对无言默默凝望,只有泪水簌簌地流下千行。料想年年最让我伤心的地方,就在这明月之夜,长满小松林的坟冈。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是对亡妻的深深哀思。
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两人婚后感情甚笃,幸福恩爱。可王弗二十七岁时病逝,苏轼自然无法轻易释怀。
诗中的“十年死活两茫茫”道出了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而“不斟酌,自难忘”则表达了墨客对亡妻的深情与思念。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述了人生中的哀愁与无奈,让我们感想熏染到那份深奥深厚的悲痛。
四、乐之篇:采菊东篱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解读:居住在人间间,却没有车马的鼓噪。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以为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致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若何表达。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快乐。
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而“悠然见南山”则表达了墨客内心的沉着与知足。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述了一种返璞归真、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感想熏染到那份来自内心的快乐与知足。
古诗中的喜怒哀乐,不仅是对人生情绪的抒发,更是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它们以简练的措辞、丰富的意象,让我们在诵读中感想熏染到那千年的风情与真情。
让我们在劳碌的生活中,时常停下脚步,品读这些古诗,感想熏染那份来自心灵的触动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