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四月中。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初候 苦菜秀。
《埤雅》以荼为苦菜。
《毛诗》曰:谁谓荼苦[荼即茶也。
故韵今茶注,本作荼]是也。
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
《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
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非。

二候 靡草去世。
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
《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
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去世。

三候 麦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古诗词里的小满节气  人生当小满周全有余地

小满,小满,小得盈满。

岁序安然,光阴清闲。
二十四节气名录当中,独“小满”二字最令人动容。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人生当小满,全面有馀地。
就像夏日的风,风过便去,风是风,你是你,无留恋,不执着,温顺却在。
小满来时,物候最佳。
天微微热,麦稍稍黄,瓜果点点变饱满。
好比小满之后, 每个悠然日常。

它也像个人名。
一年四季节气,从立春走到小满,得是个十六七岁的年纪。
出身平凡人家,素朴、朴拙。
虽有一点憨直,目光却灵动。
如是少女,得有粗长的麻花辫子,麻衣白裳仍旧标致,就像电影《芳华》里的何小萍。
不过,年夜胆些,所见天地不大,所藏能量却盛。
青青麦野, 也有生平。

四月江南,莺歌燕舞,锦色满地。
城有青石巷,村落有翠麦秧。
茶酒飘喷鼻香,渔樵闲话。
钟楼商场,烟火齐聚。
红男绿女,烟视媚行。
墨客剑客,醉笑风声。
江南之美,在桥,在水,在车马,在白墙黑瓦,还有小村落里的陌上少年和绿野牛羊。
南宋墨客翁卷这首《村落庄四月》,写的正是江南小满夏景。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有时,绿最动人。
深绿、浅绿、墨绿、翠绿。
山也绿,田也绿,草木也绿,满目的绿。
绿的背后是绿,绿的深处是绿。
绿到极处,似水光、似天光。
山野之绿与天光之蓝相交相合,便是水光之青。
有麦青青于野, 有光明明于心。
看到的是风景,映照的是内心。
小小村落落之美,便在那阳光照上麦田,粼粼波光中。

李白说:“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鸣啼本伤感,与往事对话,与影象勾连,与离人谈天。
然,江南杜鹃不一样,布谷声声,从哀怨至悠扬,从深奥深厚变洪亮。
把初夏落雨的村落落映衬得欣欣向荣也淡静辽远。
小小村落落之美,便在那杜鹃环抱盘旋,小雨如烟中。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一到,小满一来,村落里的男女老少便劳碌起来。
养蚕的养蚕,种桑的种桑。
蚕桑刚了,又要插秧。
日子总要忙一忙,忙起来,才有百鸟归巢的团圆,才有百花穿堂的芬芳,才有薄暮牛困时候的粗茶淡饭,才有夜半微雨时候的老少家常。
忙的,既是生存,也是心意, 更是与平淡相惜。

提及养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蚕本娇弱,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祈蚕节”, 祈求天物尽好。
中国传统文化里,素有“男耕女织”的说法。
北方女子以棉花为织料,南方便以蚕丝代之。
大墨客王维曾亲见“浴蚕”选种,《雨过村落落》中有“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之句。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浙江乐清人。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 有《四岩集》《苇碧轩集》留史。
一次科举未果, 便再不执着。
平生未仕,一世布衣。
人如其名, 终生诗游天下,枕山枕水,书卷老翁。
此《村落庄四月》是他的代表作,闲静素朴,清新淡远, 有晚唐格致,亦见陶渊明遗风。

江南村落落,有绿野阡陌,有梨花海棠,有蓝印花布,有油灯木喷鼻香。
有干净的少年和满窗的月光,有蟋蟀的吟唱和知了的熙攘。
有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有王安石的“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见,牧童牵牛,老马转头。

我有,清风两袖,淡淡盏酒。

-

END

文:王臣

图:《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插图、pixabay

【延伸阅读】

王臣 《日月书: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

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尽可能系统地讲述了二十四节气的景象变革、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并将文化、景致、民俗融入古诗词品鉴。

读二十四节气,品唯美古诗词。
在有限的人生里,领略无尽的岁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