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的先祖是秦朝期间的大将军李信,李家世代从军,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写诗赋词歌咏这一代名将,以表达对李将军的钦佩和爱戴。
本日,我们一起来看看个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三首诗词。
第一首是写于盛唐期间的《出塞》,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仍旧在,但是万里征战的将士却早已不会回来。如果龙城突围的飞将军李广还健在,岂会容胡人超越阴山南下抢夺!
王昌龄这首感慨边陲战乱不断,惋惜国家没有可用之将才的边塞诗,被明代文学家杨慎誉为“神品”。
这首诗开篇从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下笔,形成一种苍茫憨实的独特意境。以古喻今,时空变换,战火却从未中断,而万里戍边的人也大都有去无还。
后两句用以假设的修辞,赞赏了“龙城飞将”李广的战绩,即是对当下军中用人政策的不满,也表现了千百年来公民热切期盼飞将军一样的英雄人物涌现,以保家卫国,拯救天下苍生的心情。
诗歌之美,每每展现在貌似平凡的笔墨上。而此诗正是用平凡的笔墨,适可而止的表现出了全文主旨,气势伟大,表示了墨客高超的文学成绩,让人不仅拍案称绝。因而明代墨客李攀龙夸奖它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实是通情达理。
第二首是王维的《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辇儿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生平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事事蹉跎成白首。
当年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师长西席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早晚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想当初十五、二十来岁少年时,徒步而行能将胡人坐骑攫取。曾经射杀山中猛兽白额虎,论英雄,又怎肯独推曹彰曹彰黄须儿。生平出生入死三千里,一剑可以抵挡百万兵。汉家将士,奋勇迅猛如疾雷,胡骑奔突,畏惧樊篱铁蒺藜。主帅如卫青,号称不败天佑护,老将似李广,功绩不著命不济。自从罢官以来精力就衰朽,世事虚度啊空缺了少年头。当初他神箭赛后羿,一箭能中飞鸟目;今日里形容同支离,赘瘤逐渐生左肘。有时候,路旁卖瓜且学王秦东陵侯;家门前,学种那晋代隐士陶潜五株柳。古树森森,苍苍茫茫,连接着小巷一道深又僻;寒山凄凄,寂寥空廓,遥对着虚窗一穴空悠悠。愿似那汉将耿恭诚感飞泉喷溅疏勒城;不学那使酒任气的灌夫颍川侯。听说是贺兰山下战阵如云屯,加急的羽书交相驰递昼夜闻。三河间青鸟使持节召募从军少年郎,京城中诏书飞降分兵五道出将军。老将他试揩铁甲寒光如雪色,且持那七星宝剑熠熠光华生。愿取燕角大弓射敌酋,差使异国甲兵惊吾君;莫嫌去职将军年已老,还胜任疆场一战立功勋。
这首诗分三章,每章五韵十句。第一章写老将年轻时神勇过人;第二张写他弃置后寥落凄凉;第三章写听闻战尘中兴,意欲再度报国立功。全诗层次井然,对仗工致,从句式来看是初唐骈俪化歌行的遗脉,然而从骨力而论却大异其趣。《唐风定》曰:“绝去雕组,独行风骨,初唐气运至此一变”。
第三首是卢纶的《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林密幽暗野草溘然被风卷动,将军以为虎来急忙搭箭引弓。天亮时去探求那只白色羽箭,箭镞已经深深射入石棱之中。
这首诗是《塞下曲》中的第二首,写的是飞将军夜猎射虎的故事。故事取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的西汉名将李广的业绩:“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此诗剪裁精妙,简洁凝练,富于动感,又有戏剧性,是边塞诗中的珍品。
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写“飞将军”李广的诗吗?欢迎评论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