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赍恨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许渊冲讲翻译叠词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我把第三行(心中充满哀思,我们分别多年)和第六行(山盟海誓还在,谁能替我送信? )译成英文如下:

(第三行) In my heart sad thoughts throng ;

We've severed for years long .

Wrong,wrong , wrong !

(第六行)Ouroathisstillthere.Lo!

Nowordtohercango.

No,no,no!

把叠字译成英文叠词,可见“音美"对我影响多大。

再看美国译者华逊( Burton Watson )这两行的译文:

(第三行) A heart all sadness,

Parted how many years ?

Wrong ! wrong ! wrong !

(第六行) Mountain-firm vows go forever

But a letter would be useless now,

Don't ! don't ! don't !

“一赍恨绪"说成“满心忧伤”,基本是对等译法 ,这四个字译得还算不错。
”几年离索” 译成问句(离去了多少年? ) 就误解了原意。
”错,错, 错”虽然译成三个叠词,但原意说分开是缺点的,华译改成问句就高下文不连贯了。
"山盟” 没用字对字的译法,说是誓言武断如山,译得很好,但“在”字的意思是当年的誓言还留在墙上,华译go forever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原文“锦书难托”是音信难通的意思,华译useless却是说写信也没有用,末了虽然用了三个叠词 ,还是没有传达墨客的思想感情。
实,找不到对等词时,可选最好的译语表达办法。
这便是中国学派的优化译法或创译法。

大概逐一个译例说服力不足强,我们再看看唐婉回答陆游的《钗头凤》, 全词如下: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薄暮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苦处,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现在,先看原诗第三行、第六行的英译文:

(第三行) I'd write to him what's in my heart ;

Leaning on rails , I speak apart .

Hard , hard , hard !

(第六行) Afraid my grief may be descried,

I try to hide my tears undried.

Hide , hide , hide !

第三行的译文说:我要写信把我的苦处见告他,斜倚着栏杆,我还能把苦处见告谁呢?难啊,难啊,难啊!这段译文和原文比较靠近,以是没有多少从心所欲的笔墨。
第六行的译文说:怕人创造我的痛楚,我不让人瞥见我还没有擦干的眼泪。
遮盖吧,遮盖吧,遮盖吧。
这里把“寻问”详细化为创造我的痛楚,把吞下眼泪浅化为没有擦干。
这都是为了押韵的音美而淡化了一点意美。
是得是失落?各有各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