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画堂春》,不但化用了前代墨客的名句,并且词中还连续用了三个典故,讲述了一对男女爱而不得的悲哀故事。
由于词的主题是悲哀爱情这个永恒的经典,叙事也哀感顽艳,以是就让人附会出了一段纳兰与“表妹”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纳兰性德少年时期就与“表妹”叶赫那拉氏相恋。
可是叶赫那拉氏却被康熙纳入了后宫,并封为了惠妃。纳兰性德由于思念表妹,写下了许多相思之作,这首《画堂春》便是个中之一。
不过惠妃早在纳兰性德16岁之前,就已经进宫给康熙生下了一名皇子。清代的野史条记《永宪录》认为,她实在是纳兰性德的姑母,而正史中却并未明确她与纳兰性德家族的关系。
以是,纳兰性德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位“表妹”,或者是“姑母”呢?他们之间,又是否真的存在过人们口中的“爱情”呢?这些都已经无从考证了。
因此也有人认为,这个所谓的“表妹”,实在是根本就不存在。纳兰性德的这首词,有很大的可能,是在吊唁她的亡妻。
那么,纳兰性德这首《画堂春》到底写了什么,为何会让一些人读后疑神疑鬼、浮想联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
《画堂春》赏析《画堂春》——清·纳兰性德
生平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口语翻译:
本来是生平一世,一对可以比翼双飞的痴情人。怎么能如此残酷地让他们分别在两地,黯然销魂呢?
他们彼此之间昼夜相思,还在梦中相望,可是却永久也无法亲近。试问老天爷,你让这个春天来到人间,到底又是为了谁人呢?
传说中,裴航向樊夫人求问姻缘,结果很随意马虎就在“蓝桥”那个地方,就找到了他生平挚爱的云英。可是后羿历经千难万险,才得到永生药。嫦娥却偷偷吃掉了它,独自去飞天。
如果老天爷许可的话,那么请让我乘坐“星槎”,到天河之畔去与她团圆吧。让我们彼此忘却过往那些,贫贱夫妻的酸楚,相爱相守过生平。
这首《画堂春》,开头的第一句“生平一代一双人”,出自唐代墨客骆宾王的《代女羽士王灵妃赠羽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生平一代一双人。
生平,是指一个人生命中从开始直到结束的几十年韶光;一代,则是指的一个时期,它代表着在同一个年事段,有着共同历经的一群人的影象。
在人生有限的几十年韶光里,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回顾当中,只有这么“一双”璧人,他们是彼此相爱,无可替代的神仙眷侣。将生平、一代和一双叠加利用,读来让人觉得非常震荡。
他们是那么地相爱,所有的人也都非常看好他们。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忍心要把他们拆散呢?更加残酷的是,还让他们昼夜相望,便是不能亲近。
于是纳兰性德就发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感叹,他说:老天爷,如果两个相爱的人都不能在一起的话,你为什么又要创造这个美好的春天?
春天里,春暖花开,风和日丽,这是一个让人觉得到幸福的时令。可是在春天里,失落去了爱人的人,永久是不会感想熏染到温暖与幸福的。
词下半阕非常经典,由于纳兰性德在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典故,借此来暗示他自己和心中爱人之间发生的详细事由。
第一个典故,出自唐传奇。故事中说,有一个叫裴航的秀才,某一天途经蓝桥的时候。由于非常口渴,以是向一位织夏布的老妪讨水喝,结果老妪唤来一位叫云英的美女给裴航送水。
云英一出场,就让裴航惊为天人。于是裴航对云英一见钟情,并且想要娶她为妻。但是,这门亲事,并不是裴航提出来,别人就会轻易答应。
老妪知道后提出了一个哀求,便是让裴航用玉石制成的杵和臼,将一颗仙药捣一百天,再去找她。裴航果真买了玉制的杵和臼来捣仙药,终极在玉兔的帮助下,达成了欲望。
第二个典故,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后羿历尽千辛万苦,才向西王母求来妙药,但是后羿他不忍心抛下妻子嫦娥独自飞升,就没有服用妙药。
后羿把妙药藏在了家中,哪知嫦娥偷偷窃走了这颗妙药,然后独自服用,末了自己一个人飞到了月宫中,将后羿留在了人间。
第三个典故,出自《荆楚岁时记》。故事是讲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张骞来到一条大河的源头。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乘坐一种叫“星槎”的飞船,飞到了玉轮上。
然后张骞看到,在那里有很多的城池楼阁。城外的银河边上,有一个年轻男人,牵着一头牛在喝水。张骞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对方答:你可以回去问严君平。
这个严君平,是蜀地的一个算命师长西席。后来张骞回到了人间,就在蜀地找到了严君平,将自己的经历见告了对方。
严君平掐指一算,就算出在某年某月某日,有人抵达过牛郎织女星的附近。这里暗示张骞见到的饮牛人便是“牛郎”,“牛郎”饮牛的地方,就叫“饮牛津”。
裴航本来是一个想修仙的人,而且他的运气还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神仙眷侣。后羿也想羽化,可是他只有一颗妙药,结果嫦娥就背叛了他,独自去飞升。
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多数也和他们彼此的心意“不相通”有关。但是他的那个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呢?纳兰性德是并不知道的。
以是,纳兰性德想像张骞一样,乘飞船亲自到天上的“饮牛津”这个地方,去问上一问。问自己爱人,愿不愿意,忘却贫穷曾经带给彼此的烦恼,与他永久厮守在一起。
结语纳兰性德这首《画堂春》,如果只有词的上半阕的话,那么看上去只是他读了别人家的爱情故事,发出了“天为谁春”的感叹而已。
但是词的下半阕,纳兰性德又转换了叙事的视角,让读者可以明显地意识到,他实在是在写自己的爱情故事。
裴航和后羿二人都想求仙,可是二人的结局是明显相反的。由于裴航和云英顺利地修成了神仙眷侣,可是后羿却和嫦娥天各一方。
这样的情形,分明便是在暗示,纳兰性德与词中的爱人分开了。于是他才会抱负着能乘坐飞船,到银河边的“饮牛津”去找到她,与她团圆。
由于词的上半阕中“争教两处销魂”,彷佛是在暗示,他们是被人拆散的。以是就有人脑补出了一段,他与“表妹”爱而不得,“表妹”被天子纳为妃子的悲剧爱情故事。
听说,最有可能是纳兰性德“表妹”的人,是康熙的惠妃。不过,有的野史却认为惠妃应该是纳兰性德的姑妈。康熙九年,惠妃就已经为康熙生了一位皇子。
如果说惠妃是词中人的话,那么她与纳兰相恋的韶光可能早于十六岁。但是古代人早婚,早恋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个人认为纳兰性德的这首词,更像是为了吊唁亡妻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