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这个墨客叫马戴,大家可能不太熟习。他是晚唐墨客,唐武宗会昌四年中进士,和我们大家熟习的墨客贾岛是诗友。
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由盛转衰,海内宦官专政,藩镇盘据。那些周边的少数民族更是趁火打劫,个中尤以吐蕃王朝最为凶暴。他们 趁着我海内战不断,瞬间翻脸,不断蚕食我国版图。有一年还联合回纥等部落攻进了长安,拥立了伪政权。害得唐代宗仓惶逃往陕州。
唐王朝持续赓续地派出青鸟使前去求和,但是吐蕃非常嚣张,多次扣留青鸟使,乃至还鞭打他们,青鸟使们受尽了屈辱。杜甫真不愧是诗史,他的许多诗就详细地记录下了这些历史事实。比如,他曾经咬牙切齿地说”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俗话说:天道 好还。公元846年,吐蕃王朝内部涌现分裂,国势转衰。沦陷区的公民趁机发动武装叛逆,赶走了吐蕃守将。唐军也趁机进攻,收复了大片失落地。
在一次夜袭敌营成功后,墨客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战士们束好战袍,带上系有红缨的钢刀,英姿飒爽。他们 迎着迎面而来的鹅毛大雪,追风逐电一样平常冲过临洮。呼啸的寒风把战旗都吹得卷了起来。勇士们今晚要去偷袭单于的大帐。他们 迅猛地冲进敌营,抡起大刀,剧烈地向仇敌头上砍去。战斗结束后,大家才创造刀口都砍缺了口。
这首诗写得非常真切,动感十足。用词非常生动文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诗。第一句写战士们做出征前的准备,个个生龙活虎,风采俊逸。第二句写他们在大雪纷飞中长途奔袭,“冲”字用得非常精准,既反响了当时雪下得大,又描写了战士们骑马的速率之快。第三句写大家快靠近敌营时,小心翼翼,非常果敢,那个“卷”字,不但写出了当时风大,把战旗都吹卷了,又描写了战士们粗中有细,非常谨慎,恐怕战旗被风吹得哗哗响,惊动了仇敌。末了一句写敌我双方短兵相接时,奋勇拚杀的壮烈场景。“缺”字形象地描写了战斗之剧烈,仇人相见,勇士们心里有多愤怒。
这一战,一扫多年来的闷气,墨客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后人多次夸奖这首诗“神足气完“,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宋朝的严羽,明朝的杨慎等人认为马戴的造诣在晚唐诸人之上。有个叫叶矫然的人在《龙性堂诗话》续集中,更是盛赞马戴是”盛唐之摩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