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孙女妞妞(英文名Melody),是我女儿的女儿。她一岁半的时候,曾在我和夫人于薇身边生活一段韶光。
为了她的康健和安全,我们每天给她做鸡蛋羹,菜粥,喂她喝牛奶,吃米饭、面条和饼干,细心陪伴她,照看她,不错眼珠地不雅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把稳她的一言一行。
这个调皮的小外孙女,有着无尽的童真童趣,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逐步地,我们对妞妞的爱,在不经意间升华为一种诗情,画面感满满的诗情,也便是诗情画意吧!
说到诗情,我还真写过几首记录她那股顽皮劲儿的“打油诗”。之以是说是“打油诗”,或者“打油词”,是由于没有刻意比照所选词牌《西江月》的规则填写,正规的《西江月》共五十字,双调,高下片各四句,均押两平一仄韵,高下片开头两句多用对仗,每一句的平仄都有哀求。我喜好填词,但又不愿意受古代诗词格律的束缚,以为还是像启功师长西席所倡导的那样,“大体合辙押韵”就好。
我写的打油《西江月》(给女儿的女儿妞妞画像》,私下里曾发给几位好友看过,小改一句广告词来形容,便是“看了都说好”。一位兵妹妹在微信上回答说:“太形象了!
人物呼之欲出,完备是一个可爱的‘混世魔王’ [玫瑰][玫瑰][玫瑰]”
现抄录如下,分享给广大诗词爱好者,并请教于大方达不雅观之家。
西江月•给女儿的女儿妞妞画像
之一
外孙本是婵娟,
油滑赛过儿男。
手舞足蹈不消闲,
精力过剩明显。
喜翻抽匣橱柜,
爱抠墙上电源。
垃圾桶要每天翻,
百回千回不厌。
之二
才拔电脑电源,
又按电视开关。
模拟少林武术班,
躺在地上翻转。
听歌偶尔狂喊,
看舞常常撒欢。
肢体优柔任意弯,
边看边学演出。
之三
左手拿着碗碗,
右手指着盘盘。
“米米”“面面”和“饥干”,
“还要”“还要”N遍。
床上床下不论,
饭桌地板一样平常。
满地翻滚装就寝,
卫生与否不管。
之四
最喜咿呀学语,
自造名词万千。
蝴蝶“鬼鬼”落窗帘,
项链呼作“燕燕”。
鸟儿“嘎嘎”上天,
汽车“笛笛”冒烟。
“姥姥”“噢噢”混一谈,
“物业”“姥爷”不辨。
之五
好奇心也强烈,
觉得啥都新鲜。
探索天下用五官,
嘴没尝过不算。
只要手能拿到,
必须“入口”通关。
病毒细菌危与安,
完备没有观点。
【注】那时,妞妞把米饭叫做“米米”,面条叫做“面面”,“饼干”叫做“饥干”;蝴蝶叫做“鬼鬼”,项链叫做 “燕燕”,鸟儿叫做“嘎嘎”,汽车叫做“笛笛”,“姥姥”叫做“噢噢”,“姥爷”叫做“物业”。她不会发l音,叫不出以“l”为声母的称呼,由于l音是所有拼音字母发音中比较分外的一个,精确地发声须要一定的技巧。
妞妞四岁那年,我和夫人去看望女儿半子一家,飞机落地后,跟随她爸爸一起到机场欢迎我们的妞妞,一见影儿就狂奔过来搂住姥姥,流着眼泪笑出声来。上了车,妞妞的笑声也没有停滞,飞机场间隔他们家约有20几分钟的车程,妞妞一起都在笑,笑得那么愉快,那么幸福,Her laughter makes us feel our hearts are melting,她的笑声让我们感到我们的心都在融化。
作者素描像
——摘自孟繁森著《我们的诗和女儿的远方》(中篇非虚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