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问
北崖玄武暮,黕黑如积铁。
东厓劫火馀,残酷开锦缬。
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剩费寒云几千叠。
摩围可望不可到,青壁无梯猿叫绝。
林烟日射彩翠新,跬步疑有黄金阙。
画工胸次墨汁满,那得冰壶贮秋月。
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露顶张颠挥醉帖。
石门细路无涧泉,行人饥渴挽不前。
辛劳黄榆三十里,岂知却有看山缘。
古诗赏析
元好问(1190—1257)是宋金对峙期间北方文学的紧张代表、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这首《下黄榆岭》所描写的是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冀家村落乡的黄榆岭。该诗是古代著名墨客描写邢台形胜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为歌行体。
开篇三句,从三个不同方位描述黄榆岭。北为石灰岩、东为赤色石英岩,正是黄榆岭所属的太行山嶂石岩地貌特色。中峰凸出,高耸入云。今人拜访黄榆岭,首先入眼的便是如墙一样平常高耸的中峰。
接下来三句由山势转为山色。元好问身处金蒙易代之际,其诗追李杜,文宗韩欧,自然率真。看到如此岩壁、山林、明月,想必元好问脑海中浮现出了李白的《蜀道难》。于是,急速用了唐人韩愈、张旭的典故,抒发内心的激动,且拉近了这个浊世墨客生理上与大唐盛世的间隔。
末了两句,大概是元好问沿着山间小路,赶到黄榆岭关。沿途虽是饥渴难耐,却光彩能够看到如此绝地风光,内心颇慰。
带着古诗,探求邢台之美。读者朋友们,何不驾车寻路去探访黄榆岭,于山巅感想熏染元好问曾看到的景致,对这首诗会有更深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