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奉养瘫痪老妈的日昼夜夜,分享碰着的问题和实践出的履历。欢迎懂照顾护士、有兴趣的友友指示一二。
周日下午回到瘫痪老妈身边。老妈一见我,就开始说:“老三老三搬块砖,搬啥砖,搬金砖,百口老少笑开颜。”(老三是我的小名)我笑了,老妈迫不及待地想背诵童谣,等着我表扬她呢。
我立时说:“老太太你一点也没忘啊,真棒!
咱们再接着背别的吧。”
让老妈背诵童谣和古诗,是从我开始专职奉养她想的一个办法。那时,保姆宋嫂子由于年纪大了,不再外出打工了,离开了我家。在一起待了三四年,老太太和她有了感情,宋嫂子走的那几天明显不愉快,也不说话了,吞咽功能也不好了,口水特殊多。
怎么办呢?我偶尔看到自己曾经编辑出版过的儿童书本,心想,可不可以教老妈试着念或是背诵一些简短的古诗歌童谣呢?大概能帮助她活动口腔,唤回曾经的影象。
我把自己的想法向瘫痪老妈住院时的主治医师说了,他表示我的想法不错:背点童谣,玩点游戏,可以帮助老太太保持感情稳定,磨炼脑部思维,提高影象力等。
于是,老妈我俩的日常就多了背诵童谣古诗这一项。一开始,我只能几个字几个字地教,背的都是简短的古诗和童谣,比如骆宾王的《咏鹅》,李绅的《悯农》等。
老妈对《一望二三里》和《咏鹅》这样的古诗,非常感兴趣,我才教了一两天,她就可以接着我说出的两个字连续背诵了。大概是故事里描述的场景老妈熟习,大概是这些古诗太朗朗上口了。
我们背诵的童谣,有口口相传的,也有我随时给她编的。
比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个童谣老妈小时候就背过,每次她都会大声地背出末了一句:“……叽里咕噜滚下来!
”我给她编的“大西瓜,圆又圆,吃一口,真叫甜”她也很喜好,只不过,每次背完了都会说:吃西瓜,吃西瓜!
逐渐地,老妈背诵的古诗从五言变成了七言,童谣也从四句增多到了十二句,都没有难倒她,只要我轻微提醒一两个字,她就会接着往下背诵。
随着背诵的越来越多,循环往来来往,逐日都不间断,瘫痪老妈由于压迫神经导致的口齿不清,逐步有了好转,吞咽功能也明显加强,喝水时很少呛着了。
老妈还找回了一些影象力。比如“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从打三岁没有娘啊………”这首童谣,便是她教给我的。当时,我惊异极了,还有点不敢相信呢。
对付我和老妈来说,背诵童谣和古诗,还是丁宁光阴的好办法。北方漫长的冬季,无法出门,我用轮椅推着老妈在客厅里来回溜达,一边溜达一边背诵,韶光就那么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说也奇怪,本来瘫痪老妈有点烦躁呢,只要开始背诵童谣和古诗,她的感情就会逐渐平复下来。大概专心背诵,转移了她的把稳力吧。
瘫痪老妈和我一起每天背诵童谣和古诗,我以为对她稳定感情,磨炼口腔帮助很大。大略易行的小方法,有须要的不妨一试。
(真实生活,原创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
#我来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