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球效应来看,大家对“碳中和”主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森林碳汇以及掌握化石燃料上。木屋这种相对小众的消费品,常常不被“伟大叙事”所关注,事实上,木屋的全生命周期中,也蕴含多样的“碳中和”观点。
01 木材生产实在是个减碳过程
关于“森林保护”的大众化宣扬,必须考虑直不雅观、共情、易行等哀求,因此,在这样的传播熏陶之下,大众很可能会认为,木材生产因此采伐森林为条件的毁坏环境的行为。
然而站在专业的角度,木材生产事实上是一个减碳过程。
树木的固碳能力与树龄密切干系,幼树的长势好,光合浸染远高于呼吸浸染,固碳能力强。但是树木在经由成熟期后,呼吸浸染越来越强,固碳能力逐渐低落,逐步进入过熟期。因此,最经济、适当的做法是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时砍伐,将砍伐后的木材合理加工利用,并重新栽种幼树,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年幼的树木在发展,成年的树木变成“材”。实现了这两点,就靠近“越来越多、越采越好”的目标。
当树木进入成熟和过熟期之后,它的未来分列在两个“平行宇宙”中。
在“坚持不砍”的平行宇宙中,老树不仅本身在排碳,而且遭遇虫害、腐烂、失火的风险持续提升,如果老树在自然环境下遭到上述毁灭,即是将其终其生平形成的固碳又以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从碳汇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是巨大的丢失。
在“应时砍伐”的平行宇宙中,树木经由加工,以木屋等形式陪伴人类,同时得到人类的保护,将固态的碳长期稳定,达到“碳储”和“减排”的效应。
显然,在“应时砍伐”的平行宇宙中,详细的树木对碳平衡起到了积极的浸染,如果再考虑到,砍伐老树为重新栽种幼树供应了空间,以及木材消费反浸染于森林经营的积极浸染,那“应时砍伐”将成为更具上风的选项。
回到木屋的话题,以俄罗斯传统木屋为例,成熟的大径松木原木更能提升井干式木屋的建筑水平和美感,俄式传统木屋更欢迎上述适宜被采伐的松木;如果再考虑到俄式木屋看重原生态特色,能有效规避深度加工的排碳效应,那么,可以说,从预备俄式木屋的原材料开始,“减碳”就已经上路了。
02 建筑全周期的低碳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 版)数据,2018 年,我国建筑全过程(包括建材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和建筑拆除)能耗总量为21.47 亿t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6.5%;碳排放总量为49.3 亿t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
可见,在现阶段,建筑领域一定是减排的主沙场。在这个沙场上,各种木建筑的表现还是非常精良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2019年曾发布《当代木构造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打算研究报告》,个中指出:木构造建筑除在运行能效提升上具有比较上风外,在建材生产阶段表示出更大的减排上风。根据替代钢材和混凝土等传统建材的比例不同,利用木构造可以带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降落48.9-94.7%,从而带动建筑物全寿命期减排幅度高达8.6%-13.7%,这在应对环球景象变革的背景下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方案设计院的高等工程师徐伟涛师长西席在其论文《“碳中和”背景下木质林产品碳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中,综合学术界研究成果指出,在建造规模相同情形下,木构造建筑在资源花费、碳排放、建筑垃圾产出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表现均优于钢混构造建筑,同体量木构造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仅为钢混构造建筑垃圾量的1/4。
利用不断发展的木材保护技能,可以有效延长各种木构造建筑的利用寿命。将木材加工处理后制成木构造建筑材料是一种延长固碳周期的空想办法,即将碳储存从森林中转移到建筑中,而人类将带着对家园的深厚情绪,存心呵护这些木建筑,乃至希望木屋成为自己的“恒产”,这种情绪亲睦处的双重绑定,使得木构造建筑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生命周期中将碳固定在建筑中,通过这种办法对碳汇产生积极影响。
03 节能保温:直不雅观的环保
对中国北方城市的居民来说,这些年大家已经习气了:供暖季=雾霾季。每当冬季人们听到供热管道窸窸窣窣的流水声,就能预知过几天城市能见度的降落。
在目前这个阶段,城商场中供热的能量来源,仍以燃煤为主。我们在室内感想熏染到的每一丝暖意,背后都包含着碳排放。
这种情形下,建筑物能否有效锁定室内温度,减少不必要的热流失落,就显得非常主要,这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空气质量。
学者何恩霞、徐伟涛等曾揭橥文章《木构造建筑节能保温性能研究》,对实体房屋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显示,木构造建筑中室内外温湿度变革相较平缓,木构造具有很好的保温调湿性能;室内温湿度变革立室内外环境影响较小,保温性好。
上述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木材是天然隔热材料”的论断,其热阻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 倍,比钢材高400 倍,比铝高1600 倍。测试结果表明,150 mm厚的木构造墙体的保温能力相称于610 mm厚的砖墙。如果要钢材、混凝土或砖石构造建筑与木构造具有相同水平的保温性能,必须利用更多的保温材料或者加厚墙体。研究结果显示,在上海地区,木构造房屋采暖耗能比轻型钢构造房屋低27.1%,比混凝土构造房屋低31.3%。
多年来,俄罗斯木屋便是俄罗斯公民对抗高纬度景象的利器。俄罗斯公民不仅在木屋里体会着物理意义上的温暖,还发展出独特的木屋文化,在木屋里,人们享受着陪伴家人的光阴,也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交。寒冷的空气阻挡不了激情亲切旷达的俄罗斯人,木屋就这样实现了现实和生理两种意义的“保温”。
受制于相对匮乏的木材资源,在我国,木建筑的遍及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也远远低于隔壁日本,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木建筑应以具有示范效应的公共举动步伐、具有高附加值的别墅以及旅游景区配套建筑开始,走“自上而下”、从高端到普惠的发展道路。
在旅游景区内推广俄式木屋,不仅能使景不雅观更有特色,还有助于破解旅游业的冬季困境。以木屋为根本,打造俄式文化特色的生活场景,能打破被冬季冰封的旅游激情亲切,品味冬日独占的休闲乐趣。
04 助力森林康养,发展低碳经济在森林康养模式中,木屋与旅游更配。
当下,木屋酒店险些成为发展森林康养的标配。木屋作为最贴近大自然的住所,成为人与森林之间最柔和的介质。在木屋里,人们既可以亲近自然,又可免受荒蛮之殇。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林业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中林集团便坚持“以林造景、以景匆匆游、以游养林、以林引产”的理念,探索实践森林旅游与文化、康养等家当领悟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中国林业家当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的刘拓会长指出,低碳经济哀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赢,森林康养,是一种在生态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家当模式,顺应潮流,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上,木屋更像是森林魅力的青鸟使,它向人们展示,森林以及木材,略作变身,可以变得多么友善、康健、自然,人类拥抱森林,可以得到若何清澈而充足的享受。
当木屋助力森林康养,这种低碳的效应便不再是静态和伶仃的,而是融入发展的思维,深入低碳奇迹的最实质——知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