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便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物之一,人称“鬼才”的他,在作诗方面,勇于打破和创造,可以说摆脱了晚唐体诗歌一味抒写安谧心境的窠臼。这在他的一首千古名作《约客》中表示的淋漓尽致!
生活中,我们和朋友相约,如果久候不至,难免会显得烦躁,这彷佛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在赵师秀笔下,这种待友久不至的情形,却写得别有韵味,令人一读之下,再难忘却。诗曰:
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点明了节令,黄梅时节,也便是梅子黄熟的时候,在江南,正逢雨季,之后的“家家雨”也解释了这种状态。墨客用大略的七个字,便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江南烟雨蒙蒙的诗情画意,仿佛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和风小雨之中。
第二句“青草池塘处处蛙”,墨客通过听觉,写出了江南夏夜独占的寂静之美,这因此动写静的手腕,由于能听到了池塘中的阵阵蛙鸣,以是更凸显了墨客周边的寂静,正如辛弃疾的“听取蛙声一片”,这声音,如此动听。
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墨客至此,才点明了诗题,也让前两句所描述的景物有了落脚点,墨客之以是看到“家家雨”、听到“处处蛙”,都是由于约了朋友没到,但是此处一笔“过夜半”,解释了墨客等待韶光之久,墨客想要听的,自然不是蛙声,而是朋友到来时的拍门声。可是,却让墨客失落望了,于是墨客做了一个别有意见意义的动作:
“闲敲棋子落灯花”,此句一出,这首诗便注定了会流传千古,墨客待客久不至,灯芯都快要燃烧尽了,于是墨客在这长久的等待中,用手拈起了一颗棋子,在棋盘上不自觉的“笃、笃、笃”地敲了起来,而这时,将要燃尽的灯花,也在震撼中溘然炸了开来,落在了棋盘边上。墨客连续敲着棋子,看着灯花,等着好友……终极墨客等到朋友了吗?我们不知道,但是这首诗的美感,却在这等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要知道,人在孤独或等待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做一些单调的、机器性的动作或声音来丁宁韶光,彷佛这样就能够冲破忧虑、冲破寂静,赵师秀“闲敲棋子”便是这种情形,在敲棋子的过程中,既写出了墨客在雨夜等待的分外心情,又写出了久候不至的那种怅惘之情,当真是形神兼备,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又妙在自然清新,毫无雕琢之感。
其余,这首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利用了比拟手腕,前两句写雨、写蛙,热闹非凡,后两句写棋子、写灯花,又充满了闲坐的寂静和无聊,这种光鲜的比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师秀的这首诗,让我们感想熏染到了一种清净自然和自由心灵相结合的无限美感,原来,一个灯花、一个棋子,便可以照亮内心、敲出心境。墨客等待的朋友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等待的韶光来看,一定是非常好的朋友或棋友;客人为什么不来,我们也不知道,但他既然能让墨客如此等待,可见这位客人一定是儒雅之极,有着让人爱慕的风采;如果终极客人来了,两人说些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却可以想到,两人相视一笑,便能彼此会心。如此佳友,当真令人倾慕。
人生的快乐和安宁,不是来自于外部天下的鼓噪,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宁静。当下生活中,人们彷佛都在高速运转,人们彷佛忙的忘却了停下来思考和等待,当我们面对如此鼓噪时,多一些寂静,少一些奔波,或许,更能感想熏染到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