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特殊讲究“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传统技艺。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谋划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心腹,善茶者熏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1
琴
乃指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琴。具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古琴的神韵意境,是古琴曲中所蕴涵的蕴藉的情绪意象。不可言传之谓“神”,余味绵延之谓“韵”,艺术家的主不雅观情绪谓之“意”,天地自然人间世象谓之“境”,意与境合即“神与物游”、“心境交融”、“神用象通”达到心与物合、主与客齐,超越物质层面,“以虚涵实,实中见虚”,任想像力自由驰骋的精神境界,音简意长,余音绕梁。
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琴曲,只管曲意主旨不同,曲式风格互异,无不蕴涵深邃的意境,其美学特色为自然真切,韵味绵长,天生化成,情深意远,蕴藉不尽,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至高的美感享受。
李白有诗:《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客气。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2
棋
乃围棋。围棋可谓中国的国棋,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一张周遭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弈”单指围棋,而“博”指象棋。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利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围棋规则大略而变革无穷,表示出光鲜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围棋博大精湛,玄妙无穷。
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唐太宗李世民有诗:“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舍生非假命,带去世不关伤。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3
书
书法从工具到笔法都有一定的讲究。笔、墨、纸、砚的品种,下笔、提笔、顿笔的方法以及个人的性情脾气都与书法的好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草书,洒脱洒脱的行书……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无尽的赏心悦目之感。书法还能够表示出中华民族的特点:豪迈、大气、端庄、蕴藉……
中国是文明古国,对读书是很讲究的,焚喷鼻香、沐浴、祭书便是范例仪规。古代很多爱读书的人,在读老、庄、孔、孟这些经典之前,一定得沐浴换衣,向祖灵或孔子牌位敬献几炷喷鼻香,行叩拜之礼,然后才正直直正坐下来,逐步开始翻阅书卷。行膜拜之礼,即是在表明心迹,进行一种庄严的宣誓,因此此鞭策自己。文以载道,道为形而上,是行为指南,读书时应有忠诚之心,恭恭敬敬,才可能融入书中。读书是要讲究心境的,心安静下来会进入一种神闲气静的状态,就随意马虎进入书的王国遨游,改变人的心境。
黄庭坚有诗:“众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颜真卿《劝学》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画
中国绘画具有全球无双的理论、技巧与风格,它力求生动、真切,给人一种“中国式”的古典美:工笔细描,产生无尽的意趣;浓墨重彩,展现无穷的诗意;诗画的完美结合更授予画中的内容以精神和情韵。从简朴中可以窥见繁复,从简淡处可以看到多彩,这才算有了美的灵性。
中国画崇尚自然、生动、平衡、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画以心不雅观景,以“见心之所见”来不雅观察事物,故意识地进行艺术上的追求和取舍。以是中国画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是“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两三枝就足以表现出万千春色。以心不雅观景,使画家得到了无限的自由,以是中国画的意境也寄寓深远。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中有:“峨眉赶过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面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图画里。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5
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奇丽的山川孕育出诗的灵气,朴实的公民造就出诗的魂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湛,诗词向来因此其阳春白雪式的唯美典雅,吸引了无数虔诚的追随者,尤其是那些集作者思想、感情、聪慧、创造力于一身的千古名句,虽历经千载沧桑仍熠熠生辉,只管在当代文明的喧华与鼓噪中独自起舞,却从未被后人遗忘,些震铄古今的千古绝唱,曾令无数炎黄子女为之折服!
自古就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嘉话流传至今。
6
酒
从有笔墨记载的历史开始,酒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敬拜先人和聚会宴饮的必需品,并从此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演绎了数千年光辉残酷的中原文明。酒能拨动灵感,亢奋精神,敏捷思维,引道艺术家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因醉酒而得到艺术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得到艺术创造力的主要路子。
诗酒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刺目耀眼的五色光彩--酒,激起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酒,蕴含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乐不雅观主义精魂,酒,演绎了中华民族光辉残酷的历史文明。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
花
中国人自古爱花,视花为美,与花媲美。因此视花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征。当然,中国人对花的认识和情绪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浓厚的情绪。在中国人看来,花是有灵之物。人们赏花,除了知识它那静态的外部形态美之外,还长于不雅观察欣赏它那动态的生命变革之趣。此外,中国人还认为花是有情之物,不仅娱人感官,更撩人情思,能寄以心曲。
中国人对花的意见和情绪是不雅观花之后 由悟性而得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花产生了更深一层的情绪和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中国人世世代代爱花赏花便是认为花能使民气旷神怡,花能畅神达意,花能熏陶情操。花中蕴含着文化,花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风致和节气。
【唐】刘兼《海棠花》一首:“淡淡微赤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喷鼻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8
茶
中国茶文化接管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华。儒家从茶道中创造了兴不雅观群怨、修齐治平的大法则,用以表现自己的政治不雅观、社会不雅观,佛家体味茶的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而道家则把空灵自然的不雅观点贯彻个中,乃至,墨子思想也被接管进来,中国茶文化把思想精神与物质结合,历代茶人对茶的性能制作都研究得十分详细,墨子崇尚真,这正是墨家求真不雅观念的表示。可谓茶与中国传统思想紧密相连。
苏轼《咏茶》:“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光影霓裳:唯美古风汉服人像拍照》
作者:耘耘众生
人像拍照师,POCO古风汉韵站站长
昆明市科普拍照协会副理事长,2014中国十大网络拍照师之一
善于中国传统古风、汉服人像和情景风光人像创作
POCO空间:http://my.poco.cn/id-55949774.shtml
微博:@耘耘众生81
若何开始一组古风人像的拍摄?
灵感怎么来,怎么策划主题?
如何选择古风服装?该合营什么样的妆面?
古风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如何勾引模特进入角色?
如何灵巧利用光芒,达到想要的画面氛围?
后期处理时什么才是最主要的调度步骤?
在这本书里,都会给你解答。
想要得到这本古风拍照秘籍吗?
POCO粉丝福利大放送!
《光影霓裳》署名版新书免费送!
↓↓↓
凡在本文留言并获最多个赞的用户,
可得到免费新书一本!
活动截至7月10日上午12:00,共两个名额,快来参与吧!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见告
(关注本"大众年夜众号后即可在本文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购买链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