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师长西席说: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美人美不美,什么人说了算?大概只能由男人说了算。女人美的产生彷佛为两种情形:一是天然产生的美,二是人工产生的美。美人的美终极是媚谄于男人。当然,男人的美也为媚谄于女人。
外面美是吸引异性的最直接元素。如果要像磁铁一样彼此长久吸住,仅仅依赖貌美远远不足,必须得以内在的美支撑。否则,美人的精气神,如花见其落,如月见其沉,如柳见其萎。
张潮所说的美人要“以玉为骨”、“以诗词为心”、“以月为神”,该当便是指美人的内在品质。外面美能红利一时,内在美则能青春生平。
从古到今,有多少男文人穷尽修辞描述其心中的美人,比如从先秦的硕人之美,西汉的飞燕之美,三国的削肩之美,盛唐的环肥之美,明清的小脚之美,再到今日的长腿之美。这貌似还解释了一点,女人的美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色。
美具有普遍性,但估计每个男人,对女人的美有着不同的审都雅。女人仙颜如花,花有千百种,有的男人喜好牡丹的端庄雍容,有的喜好海棠的妩媚娇艳,有的却喜好无名小花的清新脱俗。“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一样的道理。
张潮师长西席说的美女以鸟为声,比喻不大恰当,比如乌鸦的叫声和云雀的叫声不能比较。事实上,许多俊秀的女人发出的声音是不大好听的,而不俊秀的女人发出的声音正好很动听。以鸟为声确实决定不了美女的性子。
美人是否美,全凭个人的觉得,《洛神赋》里的美人美则美矣,然毕竟只是曹植的神来之笔,想象虚构人物,现实并不存在。你自己觉得得到的美人才是美人。
人莫乐于闲
张潮师长西席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良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人没有比享受闲更快乐的了。有了闲,就有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就有了自由支配的韶光。这个闲,不是无聊到发慌的闲,而是一种开释杂念展示本我的闲。这个闲,是主动探求的闲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闲法,不同的闲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快乐,即心身的愉悦。不引起快乐的闲,不是积极主动的闲,而是悲观无奈的闲。
我喜好的闲:一支烟一杯茶,坐椅翻上几页闲静书;心存偶感,操盘按键天生一篇闲散字。晚饭后,移步庭外,在江岸边闲逛,或不雅观落日余晖,或望月云相欢,或见船帆倒影,或听歌声绕树,一副闲适得意样。
最符合我本性的闲,是闲游。广袤的野外,巍峨的山脉,涓涓的细流,浩瀚的海洋,厚重的古镇……这是清闲的游,这是清闲的游,这是会弘扬出闲情逸致的游。如此闲游者,闲出了“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多少很多多少人?”的心情,体会了“清闲即是桃源境,常笑渊明欲问津”的真意。
天下之乐,莫乐于闲游,准备再次出发吧,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