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七绝壮盛于盛唐,虽然到了宋代以词为主,元代以曲为主,明代以小说著世,清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方面都取得了主要造诣,经典的七绝诗在这些时期显然没落,但也有些许经典流传。

在上篇文章《35首千古流传七绝唐诗:诗仙与圣手媲美,谁的更经典,你读过几首》我们赏析了35首经典七绝唐诗,今编辑综合整理宋元明清15首随处颂扬,广为流传的七绝诗,以飨读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宋元明清15首经典的七绝诗苏轼陆游王安石朱熹的诗你读过几首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赏析:苏轼的这首诗,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深入浅出的哲理诗。
墨客不仅把庐山的绵延逶迤、峰峦起伏、郁郁葱葱的景致描述的淋漓尽致,而且把墨客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的真面貌产生的不同的感想熏染表达的富含哲理。

这首诗墨客以哲人的眼力从中得出了真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不雅观规律的,又有着启民气智的哲理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王安石作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学成绩不言而喻,紧张作品有《临川师长西席文集》等。

这首《泊船瓜洲》曾得到“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的赞誉,诗中“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百年来一贯为人所传颂的名句。

作者诗中一个“绿”字用的甚是真切,将无形的东风化为光鲜的形象,绿了全体姜楠楠。
全诗看似是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实则是寓意着作者期盼重返政治舞台、实行新政的强烈希望。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随处颂扬的千古绝唱,墨客利用拟人的艺术手腕,把游览中看到的迷人的春天景致和感想熏染到的东风的柔和温暖写的有色有味,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好之情。
尤其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杨柳是一种春天的神态的最好的展现。

《示儿》

【宋】陆游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欣赏:这是爱国墨客陆游的绝笔,墨客生平的心愿便是忠君爱国,收复大好河山,然而他临去世也没有忘却对祖国那种繁芜的思想感情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只好叮嘱其儿子,这是一种对爱国的无限情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赏析:朱熹作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诲家、墨客,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其生平著述甚多,影响深远,紧张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这首《春日》之诗,表面上看似是作者为众人描述了一个春日美好景致的咏春诗,实则是一首表达了墨客于浊世中追求贤人之道美好欲望的哲理诗,只是墨客用“泗水”、“寻芳”等词不露说理的痕迹去暗喻,这便是圣贤者的高明之处。

《元日》

【宋】王安石

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品赏析:王安石作为北宋期间主要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这首《元日》之诗,看似一首欢迎新年的即景之作,本色上是一首政治抒怀诗。

全诗表面上,作者是写春节元日除旧迎新的景象,炮竹声的热闹、千家万户的欢快,新年伊始的万象更新,事实上却是作者写变法伊始取得的造诣,全体社会涌现了新气候的色彩。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作品赏析:叶绍翁作为江湖诗派墨客,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尤其是这首《游园不值》历来为众人所传诵,堪为经典。

此诗从有所期待到失落望遗憾,再从失落望之中到意外惊喜,写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全诗饱含哲理,形象生动,尤其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更是随处颂扬。

《雪梅二首》其一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

作品赏析:墨客奥妙地把“梅、雪、诗”结合在一起,通过比拟的艺术手腕,有了雪的衬托,梅花显得更有神韵,梅花虽然比雪少了“三分白”,却多了“一段喷鼻香”,不仅把梅的韵味写活了,也把梅的品质拔高了,同时也把世之“长与短”的哲理道了出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已然成为千古名句,颇为众人赞誉。

《不雅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墨客通过描述“方塘”等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源头”那种理性的东西的禅机。

墨客通过一个大略的日常道理“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揭示出它之以是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的深刻含义的本身“源头”,才有了“活水”那种永久“深”而且“清”的真谛。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富含思想和哲理的诗,直接履历和间接履历始终是获取知识的不二法则和主要路子,这是墨客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最具哲理性的“实践出真知”根本准则。

陆游的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品来意境深远,思后余味无穷。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品赏析:《墨梅》是元代文学家、墨客、书法家、画家王冕为自己的画作写的一首题诗,作者通过赞颂画中之梅与池边之梅具有的高尚品质——“劲秀芬芳、朴素淡雅、傲立风骨、卓然不群、独善其身”,以此表达了作者像梅一样有着高尚纯洁的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刚毅的品质和高尚的操守。

这首诗不仅是“咏梅”佳作,更是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尤其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历来备受众人赞颂,难能名贵的是,作者作为画家、墨客,把其“画格”、“诗格”与自身的“人格”完美地融为一体,看似咏梅、赞梅,实为赞颂自己的立身之德,处世之道。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作品赏析:赞颂石灰的诗词甚少,作为爱国墨客,于谦的这首诗广为流传,墨客以石灰作比喻,抒发了自己倔强不屈,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以及那种绝不与世浮沉的伟大气节。

在墨客的天下里,人生该当像这石灰一样,经历精益求精的锤打,经历熊熊烈火的点火,纵然是粉身碎骨,也要留明净在人间间,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节操?岂能不令人折服!

听说这首随处颂扬的诗篇,是于谦12岁所作。
墨客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他这生平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历来被众人赞颂,无愧于《石灰吟》的“英雄气节”。

《村落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品赏析:清代墨客高鼎晚年遭受媾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就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屯子时,见到春天孩子们放学后放鹞子的情景,通过对小草、杨柳以及儿童放纸鸢的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意见意义盎然的“乐春图”。
诗中的“拂”与“醉”用的活灵巧现,甚是真切。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品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颂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实在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派倔强的性情,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冲动,弯曲恶劣的环境中,降服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年夜胆,表示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毅刚烈不阿、正派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

这首诗的措辞大略单纯明快,却又执著有力,详细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清闲、武断乐不雅观的性情。
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雪雨霜的击打,但它便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末了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年夜方洒脱、积极乐不雅观的精神面貌。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品赏析:赵翼论诗提倡创新,诗歌也应随着时期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纵然是李杜的文章,也有时期的局限性,今人也以为不再新鲜。
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力来看各个时期引领风骚人物,这首诗把一代新人更换旧人的哲理思维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读了以上15首随处颂扬的七绝诗作,你最喜好哪一首呢?或者你有更经典的作品,不妨留言推举给大家,与大家一起欣赏,品味,下期编辑再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和指示,感激。

注:本文词篇内容均为引用,全部来源于网络,其他内容为作者原创,仅为个人见地,不代表任何不雅观点,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