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重读李煜经典虞丽人令人惊艳的千古名句词中帝王的绝命词

小时候上课,一贯为李煜将愁绪比作江水的想象力惊叹不已,以为这是千古以来,李煜作为词中帝王的独创。

后来不知是看了《诗词大会》还是哪一本讲唐诗的书,才知道李煜末了这一句的灵感多数是从李白那儿来的。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是将别情想象做了江水。
两人之间虽然年代有差异,但也说不上存在明显的抄袭。
后人引用古人金句本属正常,李白与李煜在实质上又都是同样纯挚且浪漫的艺术家与墨客,两人想到一块去的概率很大。

本日,我们来重读教材中见过无数次的《虞美人》,也借此聊一聊李白与李煜的相同和不同。

【诗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诵析】

除了教材里学到的字句解析,这首词还有3点想要一起磋商。

1.关于“朱颜”的争议。

大多数选本,朱颜都被注做所怀念的人,也便是都城未破时陪伴自己的宫女和妃嫔。
朱颜改,也便是韶光久远,她们也都已经朽迈了吧,对应前文的雕栏玉砌应犹在。

但最近学术界又有一种说法,“朱颜”指的是李煜自己曾经的容颜。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引用了许多古代词句,证明朱颜是可以用于男子自称的。

我想从生理的角度给大家剖析一下,在李煜的心中,此情此景,到底是会先哀叹自己,还是先哀叹宫女呢?

该当是哀叹自己。
能成为伟大的墨客、艺术家的人,心中一定自视甚高,乃至于像李白那样将自己当成统统,身外无物。

李煜也是一样,他最在意的,一定是自己,虽然也写过“垂泪对宫娥”这样叛逆的词句。

以是个人以为,李煜拿自己的容颜苍老与雕栏玉砌犹在做比拟的可能性是大过宫女的。
这也牵扯到我想说的第二点,李白和李煜的关系。

2.李白、李煜

两人有什么关系,明面上看,都姓李,但估计也出自不同支脉。
但从文学上看,两人的个性是很相似的。

由于两人都是浪漫主义的墨客,都有着浪漫主义的共同点。
天真、纯挚、浪漫。

李白能如此,是由于出身做生意之家,而且小时候隐居山林聆听玄门,养成了高枕而卧且亲近大自然的天性;李煜如此,则是出身帝王之家,又值南唐全盛未衰时候,鲜衣美食呼风唤雨,也没有受过什么挫折。

一段不经历风雨的生活,会打磨出一颗透亮、武断、光明的心,纵然后来打仗了阴郁,也永久不会落入尘埃。
这正是浪漫主义的精华,亦是两人在实质上的相似。

普通点说,两人的个性都像是小孩子,不太在乎世俗如何。

3.绝命词

第三点想提的,这首《虞美人》是最能代表李煜风格的词之一,亦是亡国之君的绝命词。

词作于公元978年,是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这时李煜归宋已经快要有三年的韶光。

听说,他在自己生日(七月七日)这一天,在自己被软禁的小楼阁中把酒作乐,一时恍惚,想起了故国江山,唱出了这首《虞美人》。

后来传到了宋太宗耳朵里,自然就成为了极敏感的政治信息。
宋太宗一纸诏书一杯鸩酒,断送掉了李煜前后两段泾渭分明的人生。

李煜的愁绪,终于是化作了江水,滔滔不绝,传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众人。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