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看到有专业人士说古诗词比童谣更高等,瞬间就以为童谣很小儿科,毕竟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是不是?

而且我想着往后总是要学古诗词的,于是,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我就给孩子买了古诗和声律启蒙一类的书本,作为他早期的措辞启蒙。

事实是,那些当背景音乐播放的诗词我自己都以为呆板无比,有时候是自己学会了再背诵给他听,这个过程更痛楚,首先我不喜好,其次有的字我也不认识。

孩子彷佛也没有多大觉得,但由于它“高等”,我依然在盲目的坚持。

日有所诵从古诗词到现代儿歌我感想沾染到了亲近母语的美好

直到今年8月份,我无意中创造了《日有所诵》幼儿版,大概它不及那些诗词“高等”,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幸福感满满,我一眼就爱上了。

也是此时,我终于把我认为好的、有用的诗词放了下来,决定给孩子念这些好玩儿的童谣。

2、《日有所诵》解读

《日有所诵》是亲近母语研究院基于儿童诵读课程的内容培植,为儿童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是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历经十年研究,五年编写,四次修订的爱慕之作。

注:亲近母语的核心理念是“亲近母语,呵护童年”,亲近母语实验发轫于2000年,已历经三个五年方案的试验和研究。
亲近母语课题经由十余年的探索,研发了以儿童诵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图画书阅读、儿童写作为核心的实验课程。

《日有所诵》幼儿版,是亲近母语团队接管了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建议,在《日有所诵》走进无数班级和家庭的根本上体例而成,适宜3~6岁的孩子。

书中的内容包括童谣、谜语、怀旧童谣等等,韵律性强,覆盖范围广,句子简短有意见意义,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们以书中的内容为例:

日有所诵.蜗牛出门(3~4岁高下两册)

就像上面这首最大略的,“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一读就会,孩子也很随意马虎理解。

有一天,我说“上边毛,下边毛”,他笑着说“中间一颗白葡萄”,然后我就开始咯吱他。

有一次,他用那一首童谣“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看不见”,让他爸爸猜谜语,结果没猜出来(大概是他爸爸装的吧),他好愉快的。

你们家孩子有没有不想用饭或者不想穿裤子起床的时候?这两首应景的小诗来咯,小勺子给碗底挠痒痒,就连穿裤子也变成了开火车,两辆火车都要进岩穴,哪个先哪个后呢?每当这个时候,孩子就有了选择的权利,穿裤子就变成了一个超级好玩的事儿。

我们可以用便利贴记下来,贴到餐桌上或者床头边儿,想起来就念叨一下,挺故意思的。

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里面得知,蜗牛去哪都会背着自己的屋子;这首每个妈妈都会的小白兔,我们可以边说边演,孩子也很随意马虎会随着手指动起来,愉快的氛围就这样开始了。

大部分孩子小的时候都有那么一段韶光是超级喜好洒水车的吧?我们家的也不例外,每次都盯着洒水车看,老远都知道洒水车来了,我们也买了一辆玩具洒水车,看,这首小诗是不是就那么回事,走一起唱一起,不浇花儿浇马路。

日有所诵.蚂蚁搬豆(4~5岁高下两册)

比较蜗牛出门来说,蚂蚁搬豆的内容更丰富了。

这首可爱的手指谣,我们在诵读的同时,也可以对着书本做给孩子看,超有趣的。

我以前总是被十二生肖的顺序难倒,逐步地,我就知道了,它们的排序是这样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绝不夸年夜的说,是由于有了孩子,我才知道这些。

父亲在我们的心中,形象总是高大的,只管他老了,驼背了,我们也可以念这样的小诗给孩子听,父爱就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

在每个哄睡的夜晚,都少不了要给孩子哼一哼摇篮曲,一起享受那美妙的睡前时候,直到他进入梦乡,那张小脸,是那么的引人爱。

黄河、长江在我们心中是多么伟大的形象,通过拟人的手腕,就这样涌如今童谣里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不雅观察舆图上的两条蓝色的线在哪里,并且经由了哪些区域。

日有所诵.狐狸考小鸡(5~6岁高下两册)

马兰着花二十一,这首童谣特殊怀旧吧,我是85后,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小时候穿妈妈做的棉花袄,穿布鞋,和小伙伴儿们玩编花篮、踢瓦片的游戏的场景,孩子目前对数字敏感,也是对这个着了迷。

狐狸问小鸡,门牌号是多少?我知道啊,但我便是不见告你,这个回答真的是绝了,孩子须要知道我们详细住在哪里,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说的。

景象预报过几天就下雪了(12月14号),我们答应孩子,下雪那天,给你请一天假,我们在表面好好玩雪,不如我们也给孩子出这样一首谜语,让孩子猜一猜。

这首童谣,伴随了我们的孩子去年全体尾月和今年正月,只是我把“杀年鸡”改成了“去赶集”,小孩念的特殊溜,还自己录视频,家庭也因此充满了更多的欢笑。

3、读后感

最大的感想熏染便是,给他念一些很有意见意义的童谣,比那些高大上的诗词真的好玩太多了,没有任何压力。

和孩子一起诵读童谣,我们收成的绝不仅仅是孩子会背了,而是家庭里又增长了许多笑声,孩子的童年里增长了更多的快乐。

每当我看着孩子边比划边念童谣的时候,觉得自己又做对了一件事,好幸福 ,毕竟,不是我买的每一本书孩子都喜好的。

常常念童谣给孩子听,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措辞发展,还有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孩子一定要读童诗吗?未必,世上并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读的笔墨,也没有非走不可的路,没有非见不可的人。
可是,就像蝴蝶碰着花朵,东风经由草地,白云碰着蓝天,有些美好,真的不容错过,比如童诗。
~丁云

2001年7月发布的《整日制责任教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了课外阅读量,责任教诲阶段必须达到400万字,小学阶段必须完成145万字。
但是父母们都不肯望自己的孩子们每天都在学教材做习题中终年夜,以是就有了亲近母语课题。

童年就该当充满童趣吧,我们不但是要给他们送进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也要适当放慢脚步,让他们感想熏染到本应属于他们这个年事段的美好。

这套书共6本(3~4岁两本,4~5岁两本,5~6岁两本),由于喜好,我还是绝不犹豫的把它们都弄回来了,对我来说,有些相见恨晚。

孩子快4岁,这段韶光正喜好背诵童谣,也常常把幼儿园里学到的童谣背给我们听。
客厅放几本,床上放几本,出门装在包包里,随手可得。

每晚睡前我都会给他读一读这书中的小故事或者唱一些童谣、绘本,等他睡着之后,再用鼻子亲亲他,这种觉得无与伦比。

用作者的话来说,童谣便是每个孩子精神的摇篮,是每个儿童的文学初乳。
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童谣的海洋里耳鬓厮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