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古尧帝时期的诗歌《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种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描写了凿井、种田等场景,同样跟劳动有扯不清的关系,个中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贯流传至今。
那自古至今最经典的10首“劳动之诗”是哪些?下面就进行解读和分享。
第1首 南宋范成大的《四季田园杂兴》之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落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是“村落庄劳动图”。此诗以朴素浅近的措辞,描述出生动的村落庄劳动景象,充满着活气和动力。劳动中蕴含乐趣,尾句“也傍桑阴学种瓜”画龙点睛,写出童真和童趣,增强乡土乡情。
此诗描写劳动的紧凑场面,用语清新流畅,普通易懂,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真是一幅生动的屯子生活和劳动画卷!
第2首 唐朝李白的《秋浦歌》十四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这是一首“打铁之歌”,这首诗是非常宝贵的,生动、真切地描写了炼铁工人的劳动画面,此类反响冶炼工人生活的诗非常罕见。
全诗用语精练,短小精悍,极其真切地将冶炼工匠的劳动场面刻画出来,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句间透着豪迈、强壮、力量和康健向上,使此诗成为流传千年的劳动者赞歌。
第3首 唐朝白居易的《不雅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熏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壮年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割麦之歌”,形象生动地写出唐朝夏天割麦景象,表达出作者痛恨苛捐杂税之情,表示出作者对劳动人们深切的关心和同情。
这首诗给我们留下了来自一千多年前生动的劳动画面:“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壮年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记录宝贵,读来热气逼人,有历历在目之感。
第4名 北宋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写的是“渔人生活”。渔人们很不随意马虎,为了生存他们冒着葬身鱼腹的风险,出入风波中。实在这便是古代劳苦大众们的悲惨命运,在古达,很多人能够纯挚地活着,就已经很不随意马虎了。
此诗用语自然、流畅,无华美辞藻,无刻意雕琢痕迹,用平常之语描写平常之人、之事、之物,表达出不屈常的思想情绪,塑造出生动的“渔民”劳动者的形象。
第5首 南宋翁卷的《村落庄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是一幅“村落庄桑田图”,是范例的江南劳动画面。此诗用清新、自然的措辞,以近乎白描的手腕写出屯子初夏时节的野外风光和养蚕、插稻等农活,读来有历历在目之感。
此诗措辞朴实、生动、自然,风格民平易近,富有浓厚的村落庄气息,表达出对屯子生活和劳动的热爱,是一首村落庄劳动赞歌。
第6名 唐朝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劳。
这是一首“珍惜粮食之歌”,这首诗有名度非常高,很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这首诗通过写劳动之艰辛和不易,告诫人们要节俭。当家里小孩摧残浪费蹂躏粮食时,很多家长都哀求其背诵《悯农》,可见此诗是如此地深入民气。
此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叙事、说理俱佳,令人信服,很有教诲意义。
第7首 宋朝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中写的劳动是“养蚕”。表面上看是写“蚕妇”,实际上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此诗表现了墨客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严重不满。
全诗用语精练、流畅,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发人深省。
第8首 唐代颜仁郁的《田舍》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田舍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这首诗写的是“苦耕”,反响出当时农忙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此诗表达出作者对农人的同情和对“富贵者”无知的批评,和李绅的《悯农》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感情更显强烈。“时人不识田舍苦,将谓田中谷自生”批驳有力,常被用来讥讽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
第9首 唐朝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
有人看到这首诗是不是以为我选错了?实在并没有选错,除了农、工、桑、渔,军人也是劳动者,军人出征和保家卫国也是一种劳动,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这首诗是“军人之歌”,“黄沙百战穿金甲”可见军人出征、保家卫国很不随意马虎,他们要经历风吹日晒,冰霜雪雨,经历拼杀和伤痛,正是有了军人们这些付出和劳动,来有了后方的安居乐业和国富民安。
第10首 南宋范成大的《四季田园杂兴》之一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这首诗写的是“脱稻”。高下翻飞的连枷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劳动者们各清闲紧张劳碌着,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在丰收的喜悦中劳动了整整一夜。
好一派生动、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
很富有生活气息,很富有画面感,诗中提到的连枷和脱稻等热闹场景,我们今人是很难再见到了,只能从诗中感想熏染一下那时、那景、那人、那事。
10首劳动之诗分享完了,只管每首诗中的劳动场景是不一样的,但“劳动之美”是一样的,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感想熏染到凝集在劳动之中的诗情画意。
朋友们,除了文中这10首,还有哪些满满全是生活气息的“劳动之诗”?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