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流传千古的状物写景名句。

古今中外,统统有造诣的作家,都有写景状物佳作留世。
景物描写,通过详细的语句来展现,便是一篇文章下来,琢句写景,句句状景,构成一副绝美的山川风景图画,从而表现作家对自然的欣赏、神往、留恋,因此,作家笔真个描写,无不凝聚了其本人的情思、情绪、情怀。

书信在古代运用极广,写作方法灵巧多样,既可以写成议论风生、直抒己见的政论策论,如孙樵《与贾秀才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又可以是纯粹状物写景的骈散文,如“古文笔法百篇”选用的陶弘景《报答中书书》和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表示了“统统景语物语皆情语”的美学特色。

陶弘景是齐梁期间的道家人物,早期与梁武帝过往甚密,有“山中宰相”之称。
《报答中书书》短短八句,个中六句写景状物,没有间歇,写山写水,写竹树猿鸟鱼等,无不长于形状。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季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寥寥数语,画意无穷,让人惊叹憧憬。

古文笔法百篇之十七一切景语物语皆情语

王维是大唐诗佛,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评论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觉得其文章同是如此。
王维曾与裴迪秀才同游,甚是相契,此书乃相招之语,初言不敢相烦,继则相思,终复相约。
此中真趣,天机清妙,惟裴迪可以领略。
书中写景状物,措辞精妙,诗画意趣跃然纸上,如“辋水沦涟,与月高下。
寒山远火,闪动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雷。
”又如“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摹山写水,写月状鸥,深巷犬吠,轻鯈麦陇,读来身临其境,心驰憧憬。

陶弘景崇道,王维信佛,道也好,佛也罢,对山水自然的迷恋皈依,却是同根同源。

把书信写成写景状物美文,读者熟知的还有吴均《与朱元思书》,切实其实把桐庐至富春江一带的山水写活写绝了。

“写景琢句法”之琢,本是工匠雕琢打磨之意,但在做文时,须是天然去雕饰,净水出芙蓉,没有丝毫的工匠之气。
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写景琢句法”仍有大用,以景表情,并且能够展现作者较强的不雅观察、感悟、表述能力。

与此相应相联的笔法,即是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联,如何驾驭文章前后句子,请看下文分解:步步真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