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歌曲的作词人填词便是将古诗词“填”进去,至于效果是惊为天人还是让人呆若木鸡,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1.《新鸳鸯蝴蝶梦》

《新鸳鸯蝴蝶梦》

这是1993年台湾电视剧《包上苍》的主题曲《新鸳鸯蝴蝶梦》的歌词,由黄安作词作曲并演唱。

歌词化用古诗词高晓松VS琼瑶谁能赢

歌词出自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鹘程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上苍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个中古文与口语文完美结合,唱出了对爱情的释然。
措辞朴素大略,可是听的人却以为唱到了心田儿里。



第二首便是《涛声依旧》了,由陈小奇作词、作曲,毛宁演唱,一经问世就风靡全国。
年轻时的毛宁,也是一枚经看的小鲜肉啊!

《涛声依旧》

它以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为原本,将古诗词的神韵意境完美地融入到了当代人的口吻和情怀中。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当毛宁用磁性的嗓音唱起《涛声依旧》时,很多人都沉醉在歌曲所呈现出来的古韵十足的意境中 。

第三首是《西游记后传》的片尾曲《相思》,不仅是由于歌手毛阿敏动听的歌喉,三宝谱曲、赵小源改编的歌词更是为歌曲锦上添花。

《相思》

《相思》的歌词是出自王维的《相思》,歌词描写了相思的高层境界,便是那不屑一顾下却渴望有情人去感想熏染的寸寸相思之苦。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认为最厉害确当属琼瑶,她所有的填词真的是又文艺又深情。
《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作为一个童年由《还珠格格》陪伴终年夜的人来说,“让我们尘凡作伴活得潇洒脱洒,策马奔驰共享人间繁华”,便是我终年夜时的梦想了。

《当》

这首歌相称于翻译了一遍汉乐府民歌《上邪》,但是翻译成歌词却朗朗上口。

《上邪》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五首歌是随处颂扬的《情深深雨蒙蒙》,由琼瑶填词、徐嘉良谱曲并编曲,想当年可是“荼毒”了多少少女的心呢!

这一首歌的歌词可是出自5首诗,还能被领悟的这么完美,实在是佩服。

虽然现在很多人回过神来创造剧中的人物们三不雅观不正,但是我们光说琼瑶填词的功力,真的是能将古诗词与歌完美领悟。

《情深深雨濛濛》

“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杜牧的《江南春》: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你侬我侬”出自元代管道升的《我侬词》:

《我侬词》元·管道升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我两个一起冲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去世同一个椁。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不过“车水马龙”这个针言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望江南》五代十国·李煜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苦处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东风。

“美人如玉剑如虹”和“情在回肠荡气中”出自清代龚自珍的 《夜坐》:

《夜坐》清·龚自珍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苦处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羽化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高楼望断”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有人说,现在很多歌里随便一句都是古诗词,没什么特殊的,实在还真不是这样。

诗词在古时根据词牌名的不同,是有不同的波折衷韵律才能唱和的。

将诗词编成盛行歌的歌词,要把稳意境、情绪是否统一,高下文文意是否符合逻辑。
给大家举两个生搬硬套的例子吧!

这是赵薇首部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主题曲《致青春》,由窦鹏编曲、李樯作词、王菲演唱。

歌听着是不错,但是末了一句生搬硬凑,到底是什么情形呢?

《致青春》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牡丹亭》:

《牡丹亭》明·汤显祖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为谁辛劳为谁甜”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劳为谁甜。

古诗词化用并不是说连起来读着押韵,就算是填了个歌词了,逻辑呢?

这两句连起来意思是“纵有令人惬意的美好的光阴,俏丽的景致,却没有欣赏的心思,值得高兴的事。
我这辛辛劳苦采蜜是为了谁啊?”

按照这个填词的逻辑,“我寄愁心与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是不是也能当歌词了?

还有一首切实其实是翻车的典范。

黄晓明演唱的《何以笙箫默》是电视剧《何以笙箫默》的主题曲,由高晓松、尹约填词,Jimmie Davis谱曲。

虽然歌词化用了很多诗词,但是与琼瑶、黄安一比,真的是觉得又生硬又牵强,想显得自己读的书多,歌词文艺一点,可用的多了就以为emmm...太凌乱了。

尤其是“既然楚天阔,何以笙箫默”,实在太牵强。

《何以笙箫默》

“既然楚天阔”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雨霖铃》宋·柳永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知道“既然南方的天空如此无边无涯,为什么笙箫都不发生发火声音”这又是什么牛头不对马嘴的词呢?就算是阐明成“天空辽阔为何要让笙箫沉默”也还是太牵强了。
又要照顾主人公的名字和故事,又要套用古诗词,高晓松这次作词可是水平比往常低了点啊!

看了这几首诗歌奥妙化用为歌词的案例,大家是不是又对老祖宗留下的诗词文化产生了敬意呢?古诗词不如当代文普通,但是也能和当代人产生共鸣。

回顾一下老歌,考虑一下知识,关注头条号“诗文典藏”,学习古诗文便是这么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