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盘点一下,唐诗中的“七律”第一,有哪五首?

《黄鹤楼》

唐·崔颢

前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五首唐诗都被称为七律第一到底哪首才是古今第一七律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吊古怀今之作,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洪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景寓情中,意中有象。
神仙乘鹤、杳然而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涯白云,千载悠悠。
既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模糊透出黄鹤楼莽苍的气候和英姿,令人遐想。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羽觞。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致,倾诉了墨客长年流落、老病孤愁的繁芜感情,年夜方激越、动人心弦,此诗措辞精练,通篇对偶,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措辞声律的把握利用已达滑腻调皮之境。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墨客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奥深厚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清·杨伦《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不雅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此诗描述了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平原上俏丽繁忙的景象,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光鲜,表现了墨客隐居山林、分开尘俗的闲情逸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把积雨景象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仲春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作者落第期间所作,献诗给在朝姓裴的中书舍人。
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一方面写出自己要求裴舍人援引之意;另一方面又对戴华簪的舍人寄予倾慕、阿谀之情。
这一句只管说得很委婉,但墨客那种“求田问舍”的景况,则细致入微地表达出来了,意思说得很清楚,但言语蕴藉婉转,保持了一定的身份。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墨客抵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墨客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感情。
全诗意境凄凉,朴拙动听,堪称唐人七律中的佳构。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将刘长卿彷徨喟叹的心情寓情于景,秋草独行,寒林日落,凄凉的景透露出墨客的伤怀。

《唐诗笺要》:怨语难工,难在澹宕婉深耳。
“秋草”、“湘水”二语,尤当隽绝千古。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异日泪,孤舟一系故宅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融铸了夔州冷落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晚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清代黄生《杜诗说》: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道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冷落悲惨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急四伏的没落场合排场的形象化勾画,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宜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由于战乱,墨客被迫浪迹异域,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途经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历来为人赞颂,写尽江行之景,舟子夜语,令人备称亲切。
《昭昧詹言》:三、四兴在象外,卓然名句。

《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维妙维肖,特殊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色彩清丽,静中有动,维妙维肖,令人吟咏不绝。

有书推举阅读:

古诗里最孤独的10首诗,每一都城无比孤独,把孤独写到了极致

如果唐诗也有排行榜,你以为哪首是第一?

一诗成佛,一诗成鬼,一诗成魔,这三首唐诗封神之作,气贯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