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分很多种,个中各有其美,但有一种德之美,被称为“弱德之美”。
它以一种内心坚韧的温婉德行之态,来面对现实的荆棘与刚硬。
“弱德之美”所蕴含的深意,足以教人学会在生命的无常,生活的风雨中,坚于心智的完善,坚守初心的美好,始终如一完善自己,完本钱身,予自已以最好的自洽办法,来治愈自己,治愈生活。

“弱德之美”发明于冲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被誉为“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师长西席”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师长西席。
她结合自己传奇的生平诠释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
弱德便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质才是弱德。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曹植在《洛神赋》中这句唯美的词章,用来描述“弱德之美”可说是恰到好处。
“弱德之美”不是示弱,而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主动修身修心的自律和自谨。

弱德之美坚于心持于行

正如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一样。
“弱德之美”为人在困境困难中有所坚守有所秉持,照进人性中自己的光辉,散发出人源自内心的温暖。
它用更明白,更贴切,更善理解的最普通易懂的阐明,诠释了人生在最困难时的勇气和底气所在。

拥“弱德之美”,可坚于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可在行间秉持自己纯洁的操守和规范的德行。
“弱德之美”,以己德直面尘世冗杂,以己德涵养于世风雨,不以外物自弃 ,不以世艰悲独,守内心之光亮,驱外界之阴郁;散内心之热烈,温暖人间炎凉。

“弱德之美”既是一种修心修行的涵养,更是一种勇于坚守的崇奉。
它拥有疗愈自我的能力,它拥有以柔克刚的力量,犹如蒲公英的种子,犹如向日葵的花语,直面命运的沉浮,却能心存坚守,随风而适,种下花开的希望;旭日而生,虽经风雨洗礼,仍不改生之所向,笑对岁月波澜。

正如曾国藩所言:“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应,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弱德之美,坚于心,持于行。
以属于自己的姿态,面对世间风雨,承受发展之痛。
以坚守自己内心的自傲,以秉持自己行间的磊落,愈己愈世。
让心,物来顺应;让行,事来应事,不俱往矣,不畏前行,赋生命以柔韧的武断,予生活以处世的聪慧。

———书于2022年5月15日 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