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知识分子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远行求职谋生,留下妻子在家独自生活。
古诗十九首里的第一首诗《行行重行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了留守思妇朴拙而痛楚的思念之情。
让两千年后的我们,读后依就为之动容,让我们一起来逐句欣赏这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读一首古诗行行重行行领略两千年前的生分袂

你走啊走啊还是走,一贯一直的走,我就这样与你活生生的分开。
四个“行”字被一个“重”字连接起来,使整首诗从一开始就笼罩在渐行渐远和一去不回的沉重思绪里,仿佛这一走就再难回来了。
在当代社会,有手机,有高铁,有飞机,想说话想见面轻而易举,然而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太多数的生离每每就等同于去世别,以是理解古时候的分离,我们当代人也只能存心感想熏染才能体味个中滋味。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从此你我之间相隔万里,你就在天的那边,而我在天的这边。
这种间隔不仅包含了空间的阻隔,更有韶光的长久。
山高水长,天涯海角。
一个“涯”字,表现了遥不可及的相思尽头。

图片来源网络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我多么想见你一壁,可是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迢遥,我怎么能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呢?一个问句深刻的表达了思妇内心的无奈和苦楚。
太多的不愿定消磨着内心的希望。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然而,沉浸在思念里的思妇,满脑筋都是夫君,她会辗转反侧,忽而从好处着想,她想到成长在北方胡地的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恋着北风,而南方的鸟就算飞到很远,也还习气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
飞鸟和骏马尚且如此,我的亲人是不是也在远方眷顾着故乡,留恋着妻子呢?

图片来源网络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你离开家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远,我的衣服也一天一天的变得宽大,人变得越来越瘦削和干瘪了。
这两句里分别用一个“日”字,表现了分离的韶光就这样每天每天逐渐的越来越远。
人就在这温水煮田鸡一样的煎熬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日子。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你还要走多远啊!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随着衣带渐宽,日渐干瘪的容颜,在家的人不禁又从坏处去想她的心上人, 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大概你的梦想也遮住你的思乡情吧!
大概表面的天下很精彩,远在他乡的游子已经无暇顾盼远方等待的妻子,不想回家了吧!
疑虑重重的诗句用比兴手腕形象逼真的折射出思妇内心的婉转与纠结。

图片来源网络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这辗转的思念使我逐步变老,岁月就这样流水一样逝去,一个“忽”字让整首诗从先前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日复一日逐渐变革,到忽然变老。
道尽了思念情怀的消蚀和蹉跎。
来不及牵手,来不及欢恰。
统统都是那么暗淡无光。

弃置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让我们努力好好用饭。
当思念走到尽头,当容颜干瘪到不能再干瘪。
怎么办呢?人总要活下去,这是一个深来岁夜义,有思想能自愈的女子。
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把所有的失落望,落寞,伤心都扔在一边,人是铁,饭是钢。
无论是远方的你,还是当下的我,我们都把自己照顾好。
也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图片来源网络

当你读懂了这首诗,会觉得到一个思妇穿越千年来到你身边,像唠家常一样用淳厚的措辞向你诉说内心的伤怀和无奈,赢得你的旷世同情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