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宝有话说

语文考试中常常涌现的一个题型便是剖析人物形象,每次绞尽脑汁剖析出来还不得分是不是有点隔靴搔痒的觉得,当然啦,这些都是有规律可以总结的,背下这套满分答题模板,任你题型万千,我自心中有数!

人物形象,既指作者描写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怀主人公的形象。
人物形象,一贯是古代诗歌阅读题稽核的热点,它紧张涉及对人物形象性情特色的概括、人物形象生理状态的剖析、人物形象浸染的剖析、人物形象描写手腕的概括和剖析等。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实用  满分答题模板古代诗歌中常见的9种人物形象总结

形象类型及举例剖析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冷落的景象,展现了墨客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去世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墨客不愿与世浮沉,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3.肚量胸襟宽广,豪放洒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缓步,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4.征战疆场,保家卫国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大胆作战的战士们,纵然战役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年夜志壮志。

5.寄情山水,热爱田园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墨客形象。

6.唾弃权贵,傲岸不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墨客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响了墨客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情。

7.寂寞愁苦,出生飘零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述出一个天涯沉沦腐化、形影相吊、流落孤独的词人形象。
亡国之痛、出生之悲、沉沦腐化之苦齐上心头。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墨客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创造年华不再,衰鬓先斑。
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9.羁旅他乡,思念故乡

“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墨客形象。

例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赠李白①杜甫秋来相顾尚秋蓬②,未就丹砂③愧葛洪④。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第二年,漫游齐鲁的李白,与杜甫相会,二人在鲁郡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
②秋蓬:随风飘荡的蓬草。
比喻流落不定。
③丹砂:朱砂。
玄门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延年益寿。
李白好神仙之学,曾自炼丹药。
④葛洪:东晋玄门理论家,自号抱朴子,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这首诗里的李白形象,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详细剖析。

【解析】

本题稽核考生剖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干哀求剖析这首诗里的李白形象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考生剖析本诗的干系诗句可知,诗中的“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表现李白脾气疏狂形象和不为世用的愤慨。
同样剖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干系诗句也可知,诗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等也含有狂傲之情、愤慨之意。

【答案】

这两首诗都塑造了一个脾气疏狂、一身傲骨、愤世嫉俗的李白形象。
杜诗以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表现了李白的脾气疏狂和不为世用的愤慨,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的狂傲、愤世的形象相同。

— END —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云校生重新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