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成熟时,景象忽雨忽晴,让人捉摸不定,宋诗里的浅夏江南,美得不可方物。
梅子在我国古代有3000多年的栽种历史,在宋代的南方,梅子被广泛栽种。
《神农本草》记载,“梅性味甘平,可入肝、脾、肺、大肠,有收敛生津浸染”。“青梅煮酒论英雄”、“割肉医疮”等历史典故,更是给梅子文化增长了浓重的色彩。
用梅子做成蜜饯、话梅、酸梅汤,也成为了备受欢迎的美味零食。
四月的连绵烟雨,催熟了江南的梅子。
宋诗里的夏天,梅子和梅雨乃是常客。
《闲居初夏昼寝起》 (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刚刚吃过梅子,唇齿间尚余酸味,窗纱上映着碧绿的芭蕉,也透出光鲜的绿意。白日太长,使人困倦,睡觉起来没什么可做的,闲来无事就看看儿童捉玩空中飘飞的柳花。
《四季田园杂兴 其二 》 (南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超级链接 麦花
初夏时节,麦穗上开满像撒了面包屑似的小白花。一阵微风拂过,小花们随着麦穗轻轻摇荡。
小麦的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常日称作麦穗。麦穗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组成。穗轴直立而不分枝,包含许多个节,在每一节上着生1个小穗。小穗包含2枚颖片和3~9朵小花。
超级链接 菜花
菜花指油菜花,暮春开放,花期延续到夏。
超级链接 篱落
篱落,即竹篱。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劳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喜晴》(南宋)范成大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窗外的梅子树头落地,墙下的竹笋也已终年夜成林。多日阴雨连绵不知春天早已归去,景象放晴才知已是盛夏时节。
梅雨季里空气湿热,衣物等随意马虎发霉,出门也多有不便,可见曾几的写下《三衢道中》时是若何的喜悦之情:
《三衢道中》(南宋)曾几梅子黄石日日晴,小舟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本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候,却遇上“日日晴”的好天气,不必闷在家里,还能出门旅旅游、拍拍vlog、发发朋友圈,是若何的惬意呢?
《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之于唐诗,宋诗少了几分磅礴和华美,却更多的开始用细腻的笔触去描述生活,反响内心天下。
一首首小诗,反响的是极具生活化的场景,看似平平淡淡,品起来却能感想熏染到妙不可言的味道和美。
我想,宋诗的这种细腻,柔和,与全体国家的气质,以及烟雨江南的景象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赏雨、听蛙、昼寝、喝茶,盼着明年的好收成。
喜好宋诗里的夏天。
——
这是一个系列文章,我以古诗词为线索,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以及一些常见的古诗词,按照田园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等主题进行分类梳理,将古诗里的民俗、文化、历史、地理、文学、故事、情绪,逐一细品,榨出滋味丰富的营养身分。
这些营养身分,实在便是大语文。以是这是一个宝藏系列,点赞收藏防丢。
我是悦木Ivy陪娃发展,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