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拜之交——称结拜为异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古时由于对父执辈需行八拜礼,以是朋友若相交亲密犹如伯仲,经由约定,互视对方父母犹如自己的亲人,即可称为“八拜之交”。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傲慢,心中非常烦懑。
他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该当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得教训他。
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拜会。
文彦博故意让李稷久等才出来见他,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 李稷辈分低不敢唐突,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
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
针言“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

2、布衣之交——贫贱时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难心腹的朋友。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23个成语23种友情教你若何用成语来形容友谊

3、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去世的至交好友。

【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4、舍命之交——目前认为最早出自西汉《义士传》(也称《列士传》故事,《义士传》已散失落,在之后历代文史资料中有节选)。
春秋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碰着了大雪景象,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软弱,带的粮食也不足吃。
左伯桃为了玉成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枯树中自尽。
后世于是将友情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5、管鲍之交——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和鲍叔牙相交至深。
后用来比喻交情深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杵臼之交——汉人公沙穆,为人好学,因家贫无法进太学读书,乃为财主吴祐赁舂,后祐 与之交谈,知其为饱学之士,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祐传》

7、莫逆之交——心意相投、至交无嫌的朋友。

【出处】:《庄子·大宗师》。
原文记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去世为尻,孰知死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

8、点头之交——交情只止于相见时点头呼唤而已。

9、忘年之交——不拘年纪行辈而结交为友。

【出处】:《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10、金石之交——比喻交情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出处】:《汉书》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列传·韩信〉“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

11、金兰之交——友情坚固,情意相投的朋友。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12、知音之友——比喻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

【出处】:《列子·汤问》。
春秋时,操琴大师俞伯牙虽然荣誉天下,但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曲子内涵。
有时他在山间弹奏,樵夫锺子期无意间听到。
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惊叹:巍巍乎志在高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惊叹: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感到意外一个樵夫如何能知道他的心曲,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两人终成朋友。
子期去世后,伯牙便绝弦不弹,由于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13、竹马之友——比喻幼年时结交的好朋友,小儿女天真天真玩耍接下的儿时友情。

【出处】:《晋书·殷浩传》:“扞桓温呴语人曰:‘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

14、患难之交——共同经历困苦困难而相互扶持的好朋友。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15、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其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

16、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交朋友每每以利为先,亲密狎昵,虽像醇酒一样甘爽,却随意马虎断绝。

17、酒肉朋友——只知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而不能相互雕琢、患难与共的朋友。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荆州来。

18、三朋四友——现指各种类型、阶层的朋友。
原意:“三朋”本来是指云游八方,到处为家,临时搭篷居住的“三篷”,即放牧的“鸭篷”,打猎的“弓篷”、烧陶(或炭)的“窑篷”。
长于结交不同行业的人,解释朋友浩瀚。
时日一长,“篷”谐音为“朋”。
“四友”原指最可靠的4种朋友,即“江湖义友”、“同窗学友”、“知音好友”、“困境难友”。
这4种朋友,大都肝胆相照,和衷共济,志趣相投,心灵相通。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五:“常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有一班无赖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擎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19、鸡黍之约——汉人范式与张劭相约,于二年后将拜访张劭家乡。
到了约定的日期,张劭请他的母亲准备鸡黍,以待范式的来访,但张母认为相约已久,范式不一定会到,然而范式果真取信,远从山阳来到汝南。
后用以指朋友之间互守诚信的邀约。

20、势利之交——势:权势;利:利益。
为权势亲睦处进行的交往。
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出处】:《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盖谓是矣。

21、总角之交——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
借指童年期间,幼年。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旁边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指儿时就结交的朋友。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孙)策令曰:“周公瑾漂亮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

22、一壁之交——只有见过一次面的交情。
比喻交情很浅。

【出处】:汉·崔寔《本论》:“且不雅观众人之相论也,徒以一壁之交,定臧否之决。

23、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形迹的朋友。

【出处】:《新唐书·孟郊传》:“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感激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奉告。
我们看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