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麻平声,马骂仄声

2.古韵有平上去入四声,平即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同上:妈麻平声,马骂仄声。
差异是个别字古今不同。
初学者可从今韵学起,过渡到古韵。

二、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

老街诗词闲话10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

2.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

实在便是:平完了仄,仄完了平。

平平仄仄 后面+平,前面+平

仄仄平平 后面+仄,前面+仄

加【 】的字表示可以平可以仄。

三、律诗的句子组合办法

1.第一句

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因此律诗也有四种组合。

2.第二句

两种办法:

(1)第一句是平收的话,第二句是另一句式的平收。

如: 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第二句是仄仄仄平平。
反之亦然。

由于:律诗双数句必须平声结尾,连续两句不能用同一句式。

两句为一联,绝句二联四句,五、七律四联八句。
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单数联称为上联,双数联为下联。
下联必须押平声韵。

(2)第一句是仄收的话,第二句则用对仗原则。

如: 【仄】仄平平仄,下一句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下一句【仄】仄仄平平。

对仗原则:高下联平仄相反。
【 】里平仄不限。

3.第三、五、七句 粘连

根据第二、四、六的句式,利用粘连的原则。

例1: 第二句是平平,第三句是平平另一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身是秋蓬子,心劫后灰。

楼上月,犹是故乡来。

‘’粘连‘’:由于第一字会有可平可仄的情形,以是粘连的标准是第二个字必须相同,第二句的和第三句的,必须是平声。

例子2:第二句是仄仄,第三句是仄仄另一句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溪红叶落,风入哀弦。

相思泪,新年叠旧年。

雨和枕 都是仄声。

4.第四、六、八句 对仗原则

律诗的四种形式,除了第一句有两种平收的句式以外 ,第三、五、七都是仄收,以是对句只有对仗一种办法。

四、律诗的四种格式

看完上面该当明白,律诗的四种格式,便是4种句式,根据对仗和粘连的原则,形成的四种组合: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

白公堤上游,景致雨中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巷转斜藏竹,桥多数隐舟。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一棹烟波远,苏州访二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

春茶生海市,采以奉仙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甘露泉边土,崂峰云上芽。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安期不食枣,太白误餐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品暗香远,壶中天地奢。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平起仄收式五律。
高下联平仄句式相对,2、3句粘连:以和露,4、5句粘连:峰和期,6、7句粘连:白和品,白是入声字,仄。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第一句

七十古来稀,八旬今未奇。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东崂欣结社,白首漫谈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绿酒龟堪换,长安居自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王戎年最少,诸老尽吾师。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十和结,入声,仄。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第一句

太白餐霞去,云槎东复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亭台遗海雾,竹石慕清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扣栈溪声远,望峰鸟径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何如老塘子?白首作山翁。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仄收的律诗,前四句和后四句格式完备一样。

下面两个问题可以看我的下一篇文章《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何如老塘子的‘’老‘’,应平实仄,这叫‘’半拗‘’,关于拗体可看我的文章《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安期不食枣的‘’不‘’应平实仄,平平仄仄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常用变体,叫做‘’三仄尾‘’。

第1首的弹词溯青史,平平仄平仄,也是平平平仄仄的另一种常用变体,和三仄尾一样,属于唐诗正格。

五、七律四种格式

七言律句便是五言律句前面加两个平仄相反的字。

因此七律也有四种格式,这里只举一例。

如:

平起平收式五言律句:

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两个【仄】仄。

变成仄起平收式七言律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咏白燕

满目山川人迹稀 ,故宅应有月争辉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渭城雨共梅花落 ,金谷芜平只影归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贴地芹泥迷絮雾 ,绕枝寒水照霜衣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倦来选梦梨喷鼻香暗 ,王谢风骚作雪飞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识点:有时候平仄会用这种符号表示: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六.律诗的粘连与对仗

1.粘连

前面第四条第2项举例说的很清楚了。

2.对仗

对仗不仅指的平仄,词性与句子构造也必须相对。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称为律诗四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有其它格式可以看我的《老街诗词闲话04-什么是偷春格 ?》​

七、律诗的押韵

1.韵书

古韵中诗韵用的是《平水韵》,词韵用的是《词林正韵》,元曲用的是《中原音韵》。
本日普通话韵是《中华新韵》。

韵书不仅办理押韵的问题,平仄也是依据韵书。

由于今古腔调的变异,因此纵然是古人,作诗也要常常查古韵。

如《平水韵》中:寒、删、先、元不是一个韵部,东、冬不是一个韵部,乱用就出律了,在唐朝科举考试叫‘落韵‘’,直接就落榜了。

初学者如果有难度,按照普通话来作诗即可,但闇练后尽快转到古韵上来。

2.押韵规则

七律除了平收格式第一句可以用邻韵外,其他四韵必须在同一韵部。
如:

太清遥在翠微间,疲马缁尘似火煎。

万里云浮曝白日,满楼蝉唱噪晴川。

稻粮谋在奈何尔,名利心高聊复焉。

异日会须登玉阁,与君结此海山缘。

第一句‘’间‘’在〔十五删〕韵部,‘’煎、川、焉、缘‘’在〔一先〕韵部,‘’间‘’如果和‘’煎、川、焉、缘‘’任何一字交流位置都是‘’落韵‘’。

如有不清楚之处,请留言我再修正。

律诗的规则基本讲完了,才疏学浅,非常欢迎各位示正缺点,先行谢过!

@老街味道

201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