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别号九凝山,横亘于徐州西北郊,状若蜿蜒的虬龙,海拔134米,面积百余公顷,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九里山每座山头随物象形,自西向东依次为象山、宝峰山等,支麓有大孤山、小孤山、沙孤山、虎山、小龟山、看花山、杨家山、江家山和琵琶山等。以东真个琵琶山景致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
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战役岁月里,九里山发挥了抵御强敌、恪守家园的主要浸染。历代进攻和坚守徐州的战斗大多是在九里山前展开的。公元前 205 年,刘邦联合韩、魏等诸侯伐楚,盘踞彭城。项羽率 3 万精兵南下还击,在九里山前大败汉军,夺回彭城。刘邦弃甲奔逃时只有几十名将士跟随,连老父亲也丢在半路上了。唐代,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与徐州感华军节度使时溥发生冲突,相战九里山前。
山前有一村落落名曰八里屯,还有“磨旗石”,都与古代安营扎寨、屯兵守敌干系,著名的琵琶曲《十里埋伏》以九里山前古沙场为背景,描写了楚汉战役的激烈场面。民国期间,国民党和侵华日军在九里山前建机场,驻扎军队,《水浒传》中的一首歌谣唱到:“九里山前摆沙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道出了九里山的计策浸染。
九里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象山、团山、宝峰山景致最为多姿,三峰耸立,相互照映,气候万千。西峰“形象如象”,称为象山。中峰高而圆,名曰团山。东峰谓宝峰山。在九里山诸余脉中,以东真个琵琶山景致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主峰北侧与簸箕山、米山子、火山、水山相连。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区域间群峰竞秀,沟壑纵横,森林繁茂;加之山前山后有河流、湖塘(马场湖、九里湖公园),山水相应。形成山水完美结合的空想幽雅生态环境。九里山埋藏着丰富的古生归天石,在岩石裂隙、自然溶洞内出土过第四纪期间的大象、羚羊、虎、鸟的化石。团山山肚中有一深不可测的天然溶洞,洞中有一条宽约两米、奔流不息的暗河,河岸边自然形成的石桌、石椅、石床、石龙柱等使人新奇不已。绿树婆娑、风景秀美、古朴神奇、融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具有光鲜的楚汉文化内涵及千年历史秘闻。
人文景不雅观有为纪念西汉文学家刘向而建的刘向寺,还有白云寺、白云洞、刘向碑亭等景点。
白云寺始建于唐朝贞不雅观年间,延续了宋、元、明、清共五个朝代,后被侵华日军毁掉,现在的白云寺于1994年重修,正中为大雄宝殿,北为伽蓝殿,南为 三星 殿,全体寺院古朴典雅,充满灵气。
全国唯一的诏书博物馆,馆内珍藏着从大清开国天子顺治到末代天子溥仪十代帝王所颁发的百余道诏书,个中,天启六年的诰命诏书为七彩鹤锦面,全长4.6米,书写434字,可谓洋洋大不雅观。馆内还藏有考秀才、举人的试题、试卷、朱卷;进士、状元的殿试卷,以及学子作弊用的丝织夹带和微型小书,令人叹为不雅观止。另有明清进士、状元、名人书法楹联匾额千余件以及雕刻精美的诏书匾额十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