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墨客杜甫有一次在草堂中卷帘独酌,忽然瞥见落日正照帘钩,于是便放下酒樽,来到窗前,又欣赏到更加残酷的春景,于是赋诗抒怀。
下面先容杜甫的一首《落日》,首句构思精妙,中间两联景与融会,值得收藏。

《落日》

唐 · 杜甫

杜甫的一首夕照首句构思精妙中心两联景与融会值得收藏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杜甫晚年为了躲避战乱,流寓巴蜀。
他四处流落,居无定所,生活也非常困难。
后来虽然得到朋友的帮助,在成都草堂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可是恩公严武去世后,杜甫便再次陷入困境。

这首诗创作于墨客花甲之年,描写了春天傍晚的景致。
墨客站在溪边的院子里,心情放松。
此时夕阳西坠、彩霞满天,杜甫忽然以为非常激动,于是手捻长须,吟诵了这首佳作。

开篇交代韶光和地点,“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 墨客在屋内隔着窗户不雅观看表面景象,一轮落日仿佛悬挂在窗帘的挂钩上,田间地头的乡亲们正在忙着农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是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大家还在辛劳劳作。

作者形象地用“帘钩”二字,展现出落日的详细位置,颇具透视感。
而一个“幽”字,则抒写了小院周围非常宁静。
大人们都在劳碌着,孩子们或许在放牛,或许还未放学。
墨客独自一人站在屋内,觉得周围一片悄悄静。

接下来墨客又描述了溪边的景象,园圃上遍布着鲜花绿草,在晚霞余晖的照耀下,显得缤纷多彩。
乡亲们或砍柴、或做饭,或将渔船停泊在沙滩上。
爨(cuàn),指烧火煮饭。

一个“缘”字,展现出溪畔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场景;一个“倚”字,描述了滩涂上停泊的大小渔船,也呼应首句的“落日”二字,解释此时夜幕逐渐降临,大家结束了一天的事情,陆陆续续地往家里走。

而此时村落落里也升起了袅袅炊烟,农妇们正在准备着饭菜,又温好了一壶醇酒,一家人很快就将围坐在一起,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

经历了多年的战乱,这些庄家们终于可以暂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墨客也感到非常欣慰。
老杜心情愉悦,笔真个诗句也显得灵动。

颈联描述了小动物的活动,“啅雀争枝坠,飞虫满院游。
”雀鸟在树枝上一直地跳跃、嬉戏,看似要坠落的样子容貌;院子里的飞虫却到处游荡,耳畔还不断地传来其嘤嗡的鸣叫声。

啅(zhuó),指鸟儿发出的聒噪声音。
太阳很快就要落山,这些鸟雀和昆虫也显得极其躁动,它们彷佛非常愉快,不愿过早地安歇,彷佛也觉得到墨客独自一人太孤单,想给他增长一点乐趣。
而如此生动活泼的场景,实在正反响出杜甫当时轻松的心境。

墨客历经磨难,晚年更是潦倒穷困,能够过上几天清闲的日子,常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结尾表达出作者的感慨,“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是谁酿制的浊酒,让我一酌可以解千愁。
墨客担心这样的宁静生活不能持久,以是又激起他对未来的担忧,表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杜甫的这首五律风采天成,开篇构思精妙,中间两联景与融会。
作者细腻地描述了春日暮景、小院晚景和村落庄农事,无论是“芳菲、樵爨”,还是“啅雀、飞虫”,都显得极其生动形象。
全篇环绕“落日”的主题,尽显宁静氛围。
结尾则抒忧写愁,表达出作者伟岸的风骨,值得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