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便是孟浩然很经典的一首五言绝句。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孟浩然去洛阳寻访故人袁拾遗,却没有见到的状况下所作的一首诗。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在情绪上也未着一字,但是字里行间包含的深厚感情,却扣民气弦。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去洛阳寻访故人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便扣人心弦

首先,诗的前两句“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孟浩然便完备点出了题目。
“洛阳”指孟浩然所前往的地点,也便是题目的“洛中”。
“才子”指的便是袁拾遗,暗用了潘岳《西征赋》中“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
“江岭”即大庾岭,过了大庾岭便是岭南地区,唐代犯人多数被流放于此。
“流人”便是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由此可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去洛阳寻访才子袁拾遗,没想到他却被流放到了江岭。
从孟浩然这里的“江岭”与“洛阳”相对、“才子”与“流人”相对,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袁拾遗的景仰之深。
但这样一位可与贾谊比较的才子,却落到了一个被流放的田地,可见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以及政治的阴郁,君主的昏庸。

然后,诗的后两句“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它的意思是说,我听说江岭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呢?古代大庚岭多梅,又因景象温暖,梅花总是早开。
早开的梅花固然令人喜好,洛阳的春天固然也来得较迟,但是岭外的春光再早,它也没有故乡洛阳的春光美好呀。

孟浩然在这里没有直接表露自己对石友的怀念之意,但是深厚的感情却早已通过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了。
一个“何如”,可以说将他的朋侪被流放后生活处境的困难描述的淋漓尽致。
而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使人留恋,不仅由于它是袁拾遗的故乡,还由于有孟浩然这样的朋侪在。
这两句诗写得洒脱洒脱,遐想自然,情韵丰富,是孟浩然技艺水平高超的凸显。

综不雅观孟浩然的这首诗,无疑包含了他繁芜的情绪,从前两句中的不平,到后两句中的怀念,没有明显的措辞表露,个中的深情却在相隔千山万水的南北之间弥散开来,千年来令不少读者扣民气弦。
虽然孟浩然的诗,以山水田园见长,但是通过这首精髓精辟而蕴藉的小诗,可见他抒起情来也是信手拈来。
总的来说,孟浩然去洛阳寻访故人,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便扣民气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