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也叫步虚歌或者是步虚声,一看这名字“步虚”,就很随意马虎让人遐想到,这一定是用来宣扬玄门的,由于,玄门所崇尚的,便是飞升步虚啊。
这步虚词由来已久,《乐府解题》中就曾经有记载说:“步虚词,道家曲也,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
”听说,这是专门供羽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而采取的曲调行腔,传说它的旋律曲调十分幽美,而且有一种飘飘渺渺的觉得,使得听者宛如感想熏染到了众仙飘渺步辇儿在虚空之中一样平常,故此得名叫做“步虚声”。

关于步虚词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是陈思王曹植有一次在山中嬉戏,溘然听见了空中传来朗诵经文的声音,声音相称清远洪亮,有解音者便将其记录了下来,说这是神仙的声音。
于是,众羽士便争相模拟,作“步虚声”。
只可惜,当时的步虚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已经不得而知了,后来,各地的羽士在举行各种玄门仪式的时候,都用舒缓而悠扬的声音来伴奏。

根据步虚声乐曲所填写的词,便被人们称为“步虚词”,一样平常来说,这都是道不雅观中羽士所唱的,步虚词的内容,大都是赞颂玄门中的人物,说的是轻举飞升之事,具有想象力,又极其浪漫,令人浮想联翩。

文人开始创作步虚词,早在汉魏六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庾信就曾经创作过步虚词。
到了唐朝的时候,玄门受到了重视,唐明皇还曾经亲自教导羽士唱《步虚词》呢。
很多著名的墨客也都曾经写过步虚词,比如大墨客白居易,就曾经为萧炼师写过步虚词。
“欲上瀛州临别时,赠君十首步虚词。
天仙若爱应相问,可道江州司马诗。

仙人一族的主打歌诗歌中的另类步虚词

除了他以外,还有很多人曾经写过步虚词,比如陈羽的“汉武清斋读鼎书,内官扶上画云车。
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顾况的“回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
飞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刘禹锡的“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等等。
就连皎然这样的佛学大师,也曾经奉迎,写过步虚词,“日华炼魂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由此可见,这步虚词在唐朝的影响力之大。

当然,文化的互换都是双向的,文人墨客受道家思想影响,创作了大量与玄门有关的诗歌,而修道之人呢,他们也对诗歌很感兴趣,有些羽士,也曾经写出过颇为不俗的诗歌,当然,他们的诗歌之中,也是充满了道家思想的。
比如许宣平的《庵壁题诗》便是个中之一,诗云:“隐居三十载,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清朝饮碧泉。
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许宣平是唐朝时候的一个羽士,听说,他曾经在城阳山的南坞修行,人们不见他吃东西,可是他却依然能够健步如飞若奔马,看上去像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人。
他的这首《庵壁题诗》,反响了一种澄心静虑的人生不雅观,表现了他对付山林之美的神往。
听说,他常常担着柴到城里卖,喝得醉醺醺地回去,嘴里时常吟诵道:“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微”,颇有一种隐遁山林,逍遥至乐的觉得。

道家思想博大精湛,中华诗歌也是源远流长,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便充满了分外的韵味,有多少墨客,在山林间啸傲,在老庄思想的影响下,写下了动人的诗篇,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