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浮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斟酌,能几许?忧闷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去世,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画像
这首《满庭芳》,写作韶光不愿定,但看其内容,是人生受到重大挫折时的反思,当是写在“乌台诗案”之后。这首词中,苏轼用普通的措辞,议论的办法,对世间名利得失落,作了深入的思考。
蜗角浮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蜗角:蜗牛角。《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便是说,蜗牛的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国,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国,两国为争地而战,去世了数万人。
蝇头:苍蝇的头,本指小楷。
蜗牛本来就很小,蜗牛角更小,然而在这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却为了争地而爆发战役,还去世了数万人,是不是很荒诞,很可笑。世间浮名薄利,就像蜗角蝇头,有什么值得为之劳碌一直呢?名利得失落,自有分缘,得到了未必便是强者,失落去了也未必就弱,又何须执著。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些子:一点儿。
“百年”三句:语本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人生除了名利,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不如趁自己身尚清闲,年还未老,放开外在的束缚,放浪形骸,逍遥清闲。人生百年,反正都是醉,不如就醉他三万六千场。
苏轼另有词云:“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从古至今,有多少人真正复苏,所有人都是在一场醉梦之中,既然都醉,不妨醉于酒,醉个高兴。
斟酌,能几许?忧闷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去世,说短论长。
仔细斟酌,人的生平能有多少光阴呢?在短短的生平之中,又有大半光阴被忧闷的事物困扰,既然如此,我们又何须去与别人辩论是非徒增烦恼呢?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苔茵:如褥的草地。茵,垫褥。
所幸的是,这世上还有浩瀚美景。“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清净的风,明朗的月,像垫褥一样铺展的绿草,如帷幕高张的云,面对如此江南美景,又有美酒千钟,再听一曲《满庭芳》,便让民气神愉悦。
苏轼书法
人活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名吗?是利吗?还是真正的快乐?我想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想活得快乐一点的,追求名利,也是为了活得快乐一点。然而,天下上许多东西,不是追求就能得到的,当我们执著于名利,名利给我们带来的,每每便是痛楚。
当我们苦苦追求的名利,只会让我们痛楚,那还故意义吗?
而名利,不过便是想让别人以为自己牛逼,以为自己很强,这就像蜗牛角上的两个国家为了争地而战役一样荒诞可笑。
苏轼的这首词,从意境上来说,不足高妙,过于普通,但从表达的人生哲理来说,确是值得我们一读的好词。明代潘游龙《精选古今诗余醉》卷十五:坡老此篇专在唤醒俗人,故不着一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