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青石门匾,门匾有正文,还有高下题名。看下图:
(能精确的读出来这两个字的人一定很了不起。) 匾中
有两字,是从左向右念的,一个叫怡,大家都认识,而另一个字,在没有对它研究之前我也不认识 ,有人见告我这个念“宅”,听导游说这两个字念“怡宅”。在条友条文里也说这两个字念“怡宅”,我的认知里这个院子就叫“怡宅“。可是,每每有些时候,用耳朵听来的,和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有一次看微信,有位老师说这个字念“斋“,我将信将疑,于是,负责的查阅了此字,
斋的异体字
结果竟然真的念”斋”、原来匾中那个生涩的字并不念”宅”,该当念“斋”。匾额精确读法是“怡斋”,而不是“怡宅“。
这个字是“斋“的异体。 古代门匾额“宅”和“斋”是有差异的,“宅”一样平常用在大的院落的门匾,如“郭宅”,“王宅”等,“斋”却一样平常用在学堂书房的雅室。这个院正是砥洎城里的书房院。
这个门匾正文和上、着落款共十五个字,两个生僻字,两枚印章。
上款刻:乾隆甲戌清和节, 这个好理解。是向人们交代刻碑的韶光。乾隆甲戌,是乾隆十九年,那清和节是个什么日子?不知道这个节日,就弄不懂题匾的详细日子。为了弄懂这个日子,我查阅了资料。
清和节’,是农历四月初八,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四月初夏,景象姣美,景象清和,因此古人把这个月又叫清和月,兴起于什么时候,现在已经无从可考,清和节在古代诗词里常常提到它。如司马光 “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谢灵运“首夏尤清和,芳草亦未歇”等。解释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 它的来历,听说有佛道两方面的认知,在玄门里认为这天是创作天、地、人三界的日子,也
是老子出函谷关飞升的日子。 在佛教里,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佛诞日,是三界导师释迦牟尼的诞辰,传说在释迦牟尼降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撼,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
这天又称为浴佛节。释迦牟尼为佛教的创始人,因此四月初八,被认为是佛教最主要和隆重的日子,也叫佛诞节,砥洎城距大桥四公里,大桥四月初八集会,便是海慧寺的浴佛节,这一天便是清和节。门匾题字该当是乾隆十九年四月初八日。
再来看看下款:梅?陈贲(bi)懿(yi) 书。这几个字没怎么能难住我,不过还是有那么一个“虎”,便是梅字下面的那个生涩字,它的长相有点特殊,左看右看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
但是,我知道这是陈贲懿题的牌匾,并且还盖两枚印章。一枚是“陈贲懿”,一枚是“白村落”。陈贲懿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侄子,字庚亭,号白村落,是康熙年间举人,曾历任涞水、杞县、陕州、宁晋县
知县,善诗书。 那么,梅字下面长得有点古怪的字是什么字呢?这个古怪的字,不仅不好查阅,还难以输入,终于有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异体字终于漏出了真面孔。 原来这个字是“庄”的异体
,如果不是有字典师傅,怎么也不会把这个字和庄字联系到一起,这时我真的忍俊不住地感叹古人行文的匠心和中国笔墨的博识莫测。 那么,下款的全文该当是:梅庄陈贲懿书。
庄的异体字
上款一个“清和节”,下款一个“梅庄”,两个很优雅的 名子。
梅庄又是怎么回事呢?梅庄是陈贲懿在先容自己处所。
关于梅庄的出处,听我逐步的道来。 说到梅庄,就得说说陈廷愫,他
是一代名相陈廷敬的四弟。是陈贲懿父亲。他和陈廷敬之间有着一段著名的故事。当年,陈廷愫在河北武安作知县,勤政为民,颇得民气,被当地人称作“陈上苍”。 陈廷愫六年任满后,给在皇
宫作官的哥哥陈廷敬写信,想在京城求个一官半职。结果陈廷敬非常委婉地写了一封家书,家书是一篇白居易的诗文,名曰《池上篇》,此诗似歌似诗、似谣似谚谓: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
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诗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风神飘然
循分止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
如鱼在沼,不知海宽
云鹤怪石,紫菱白莲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
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悠哉,终老其间。
诗文通篇没有一个字谢绝弟弟要求,奥妙地把想说的话融入《池上篇》中,但每一句都表达了他希望弟弟容漆易安,还乡安享明日亲,见告他官场险恶,不如在俏丽的家乡寄情于山水安度晚年的心声。虽然,在那个买官卖官的时期,身居高位的陈廷敬给弟弟安排一个职位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陈廷敬还是委婉谢绝了弟弟的要求,陈廷愫看完家书,心有灵犀一点通,心领神会,便很听话的回到了家乡安心伺奉父母,以诗书为伴。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提起,成为了陈廷敬为官清廉无私的佳话。陈廷愫晚年在家,结交当地文人志士、谈文论诗,熏陶在山水之间,其乐融融。
在返回来说说梅庄,梅庄原址本是中道庄一家王姓的梯田,坐西朝东,十分旭日。后来王姓人家举家迁离了这里,这块地就被陈家的二世祖陈林筑窑居住,并在这里栽种了数株梅花,遂取名“梅庄”。后来陈廷愫回归田园后,又把这个梅庄培植得五彩缤纷,成了陈家的花园。陈贲懿象他父亲一样的喜好这个花园,喜好文字文章,因此,每当他题词,撰文题名时总爱写成“梅庄陈贲懿”,这样既有署名又有籍贯,又文雅和富有诗意。在晋城的冶底,望川的开明寺,碑文和门匾上都留有这样的题名。门匾中两个异体字,和两个典故,还有那一手好字,为这个学堂增长浓浓的文雅之气,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现在品来仍旧象一杯浓厚喷鼻香醇的美酒,醉民气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到砥洎城看一看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文雅门匾。小小门匾是不是很有味道,如果你是一个懂书法的人不妨也来品品这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