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

杜甫和高适邀李白共游济南。
济南郡司马李之芳是北海太守李邕的堂侄,和杜甫、高适都有旧交。
李之芳原来在朝中任尚书郎,前不久外任现职。

他见有名的历下古亭年久失落修,将要倾塌,便在古亭的根本上建筑了一座新的。
新亭落成之后,杜甫、高适和李邕都被约请来,于是一韶光齐集历下,欢庆多日。

高适

离去前夕李白赠诗杜甫情绪至深至切不输王维的名篇

李白见到李邕时,又谈起了二十年前在陈州的往事,两人都和掌大笑。
他们时而宴饮于新亭之内,时而荡舟于鹊山湖上,或说古道今,或赋诗论文,到了酒酣正浓之际,又不免感慨人生。

此时李邕已年过花甲,老眼昏花,开始时一时还认不出仅有一壁之交 的李白。
当下李白迎了上去深施一礼说:“李大人,晚生西蜀李白,敬请大安!

李邕急忙还礼说:“啊!
你便是当年途经渝州时拜见的李白?”

李白点头回答:“正是。

再次看到李白,李邕有些不自然,扭捏着满头银发说:“你当时写给我的诗,老夫至今珍藏。
‘宣父犹能重后生,丈夫岂可轻年少?’迄今仍能背诵。
后生可畏啊!
你责怪得好!
我读罢后就派人送银子去堆栈找你,你却已乘船东去了。
本日,老夫就向你当面赔个不是吧!

“岂敢岂敢!
”李白听到李邕当年曾经赠送银两,冲动之余又自责说,“当初我年少气盛,自高自大,狂妄自大,还请老前辈海涵!

李邕

李邕拈须微笑说:“你这只大鹏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飞到长安去做了翰林学士,醉写吓蛮书,竟敢叫杨国忠磨墨,让高力士脱靴,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

李白谦善地说:“豪杰不提当年勇!
如今晚辈又是个赐金放归的布衣平民了!

“唉,”李邕叹了一口气说,“奸人当道,浮云蔽日!
先不提这个,请到后衙,把盏畅谈!

当晚李白住宿州衙。
第二天午时,李邕在衙内设宴给李白接风。
齐州的大小官员,各界名流也都慕名前来。
大家都以能一睹诗仙李翰林的风采而感到自满。

李邕首先为客人把盏敬酒,说了激情亲切洋溢的致词,并当众宣告:李白此行的全部用度都从他的薪俸中开支,以尽地主之谊。

寻隐士范十

范十是他们在济南李之芳席上认识的一位隐士,他的居住之地早已就吸引着李、杜二人,但由于不熟路途,竟然迷失落了方向。
李白还一下跌进了苍耳丛中,帽子也跌落了,衣服上也粘满了苍耳子,拂也拂不掉,抖也抖不落。
杜甫要帮他一个个摘下来,李白却不管它,竟衣帽不整地叩开了范氏庄门。

李白来不及等小僮通报就直接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大喊道:“范老十啊,你看我是谁呀!
”逗得主人先是吃惊,继而奇怪,终至大笑。
随即让小值搬出新鲜的蔬菜瓜果和自酿的黄酒招待他们。
酒过三巡之后,他们兴致颇高,古今高下,天南地北,奇闻轶事,三教九流,无所不谈,只是绝口不提个人的功名利禄。

末了,李白干脆脱掉衣帽,卧在院中的一块大而平坦的石头上.年夜声吟咏起陆机的《猛虎行》来:“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当无枝,壮志多苦心。

《猛虎行》

杜甫也大声诵读了一段屈原的《桔颂》,主人范十也吟诵了一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直到半夜,他们才进屋安歇。

李白和杜甫在范十庄上勾留了十来日。
白天他们一起去闲步谈心,到夜里同床共被、抵足而眠。
范十看着他们两人说:“你俩切实其实像亲兄弟一样。
曹丕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之论,可以说在你们二人身上不灵验了。

《归园田居》

分别之时,范十请他们各自赋诗留念。
李白写了一首《寻鲁城北范居士》,杜甫作了一首《与李十二白寻范十隐居》。

杜甫与李白也该分离了。
李白在城北石门山给杜甫钱行。

他们都感到自己像飘风中的飞蓬一样,茫然若失落,不知何处才是安身立命之处。
功业未成,丹药未就,只是逐日里痛饮狂歌,视富贵如浮云,当王侯似粪土,快乐一时,可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杜甫口占一诗:

秋来相顾尚秋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次分别往后,不知何日才能相聚。
且面对这石门山上的秋光,再干上几杯兰陵美酒吧!
于是李白也口占一诗: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道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祖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杜甫

两人末了都不禁泪下沾襟,彷佛预感到他们此日一别,永久再不可能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