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我认为,排名第二的还是苏轼的。
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致的描述,借对古代沙场的凭吊和对风骚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回顾,弯曲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该词气候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伟大,前所未有,因此被称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是对传统词的一大打破,因而成为了豪放词的定鼎之作。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古代的词中选出10首最好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登顶第一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来宾。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是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模糊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凄凉。
该词也是中国文学上少有的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词,张孝祥以高洁的人格为根本,以星月皎洁的夜空和辽阔浩荡的湖面为背景,创造出了一个光风霁月、开阔无涯的艺术意境和精神境界。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骚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平凡巷陌,人性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这一首词是全体南宋豪放词的问鼎之作,其英气无二。
该此借刘义隆北伐失落败的事情来讽刺南宋冒进北伐造成失落败的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时运不济的悲哀。
近代俞陛云评价到:“此词登京口北固山亭而作。
人在江山雄伟处,形胜依然,而英雄长往,每发思古之幽情。
况磊落英多者,当其凭高四顾,烟树人家,夕阳巷陌,皆孙、刘竞赛之场,放眼古今,别有一种苍凉之思。
况自胡马窥江去后,烽火扬州,犹有余恸。
……往者长己矣,而当世岂无健者?老去廉颇,犹思用边,但知我其谁耶?英词壮采,当以铁绰板歌之。

5,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该词是书写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肚量胸襟。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冲动大方,年夜方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恨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役的名篇。
明代沈际飞:“胆量、见地、文章悉无今古。

6,柳永《雨霖铃》

寒蝉悲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是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但是其境内早已超越了五代和北宋初期的喷鼻香软词风,词的空间开阔了起来,苏轼说:“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而这首《雨霖铃》是柳永的最佳代表作,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离去诗词的最佳代表作。
该词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奥深厚,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千古名篇。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憨实绵密,兼而有之。
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
词末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顾,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古写元宵节的诗词浩瀚,但是辛弃疾的这首可以说排名第一。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轶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落意后不愿与世俗与世浮沉的孤高品质。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 。
该词的境界已经完备超越了文学的境内,到达了禅境。

8,秦不雅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不雅观的《鹊桥仙》是古今咏七夕的最好诗词作品。
该词借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歌颂刚毅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述了作者的爱情不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
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
该词具有超过时期、超过国度的审美代价和艺术品位。

9,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顾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少很多多少愁?宛如彷佛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故国之思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恋的无非是“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宫闱秘事。
不过这首随处颂扬的千古名作,的确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统统,冲决而出之势。

10,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平,还写尽了大部分人的生平,因此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共鸣和感慨。
词以“雨”为媒介,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分外感想熏染,将几十年大跨度的韶光和空间相领悟: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生平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表示。

中国古代精良的词实在太多,还有王安石的《桂枝喷鼻香》,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的《一剪梅》、柳永的《八声甘州》,岳飞的《满江红》,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史达祖的《双双燕》,辛弃疾的《摸鱼儿》等都是千古名篇,由于篇幅有限,就选择个中的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