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收书很多年了,个中民国书的封面好看外,当然80、90年代老书的封面,也是简洁大方直抵读者之心,直接表示了文艺的潮流。

记得老人说过,80年代不会写诗不会画画连找个女朋友都是很难的,可见当初的文艺需求。
本日就拿出几本老书,与大家一起感想熏染特殊年代的风潮。

喷鼻香雪海

《喷鼻香雪海》出自剧作家柯灵,上海文艺出版社。
后被改编成同咭片子,大概说的是大山里的小站姑娘情窦初开爱上列车员,走出大山的故事。

8090年代书的老封面简洁大年夜方直抵读者之心

秋水新篇

《秋水新篇》司马玉常。
雪林,笔名: 司马玉常, 1925年出生,汉族。
重庆人。
1953年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戏剧系。
历任广州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群众艺术馆馆员,广东公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编辑,花城出版社编辑

书林秋草

《书林秋草》孙犁
孙犁的大名不必赘述,其书话作品深受读者喜好。
孙犁 1913年4月生,2002年7月逝世,当代作家。
原名孙树勋。
河北安然。
孙犁生平笔耕不辍,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揭橥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落歌》,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另有《孙犁文集》正续编8册和《晚华集》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德富芦花。
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

野菊花

《野菊花》思慕

文章例话

《文章例话》叶圣陶

花萼与三叶

《花萼与三叶》三叶便是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兄姐弟三人。
自小在父亲叶圣陶辅导下练习写作,都有很深的笔墨功夫。
他们十几岁时,叶圣陶将孩子们揭橥的文章审读了一遍,剔去多少篇后题名《花萼集》。
书名蕴含着叶师长西席的良苦存心:花萼,也作华萼。
棠棣树之花,萼蒂两相依,有保护花瓣的浸染,古人常用“花萼”比喻兄弟友爱。
叶师长西席的书名,亦采此意。
事隔两年后,至善他们又推出了《三叶集》。
旧版《花萼》、《三叶》分别于1943年、1949年由文光书店出版,本书是这两本书的合集。

《文章教化》是唐弢师长西席(1913-1992)“二十七岁时写的一本小册子”,当时即定位于“作为青年们的课外读物”。
上编六章,漫谈笔墨知识和演化经由,从笔墨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学,从古文到口语文,基本上是偏于史的阐述;下编八章,专谈作法和修辞,既有字、词、句和各种修辞手腕的详细利用、如何写会话等细节元素的磋商,也有搜集题材、确立主题和营造文气等文章大处的把握。

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夷易、简洁而生动,没有教科书式的呆板和刻板,也没有“八股气”。
作者以史代论,大量征引感性的文学材料,包括诗词曲赋、古今小说和外国文学等,言必有据,富有说服力,又明白晓畅,设身处地地照顾到普通读者。

兴盛 与危急

《兴盛与危急》《 先秦伦理学概论》《中国刑法史研究》

逻辑

《当代作家外国游记》,封面是一扇窗户,透此看天下。

《逻辑》金岳霖师长西席的大作

持故小集

高旅《持故小集》。
这是一个杂文集子,是作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喷鼻香港《大公报》副刊上发的一些文章,专栏的名字就叫“持故小集”,编辑成书的时候连续沿用;还特殊强调“今汇为此集,以贡献于爱读杂文的读者。
相信一样平常读者,读不到喷鼻香港报纸,尤其为了贡献给他们。
”书中收录文章多是对一些历史问题的思虑和探究,如《从八股文提及》、《活拆华清宫》、《鸡鸣狗盗之外》、《想起了严复和刘师培》等等。

货郎集

《货郎集》黄苗子。
黄苗子封面设计,著名华君武封面画。

啰啰嗦嗦,拉拉杂杂,读者喜好的点关注或转发,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