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落叶,人们每每遐想到晚秋,由于秋色最浓的时节,是晚秋斑斓山色,树叶由绿转为黄赤色,并伴随凋零。
提及冬,就会想到连天算夜雪,景致洁白疏旷。
实际这是一种提炼出的时令的极致的美。
实际上中国边陲广阔,各地秋冬风貌不同,尤其是长江流域,草木凋零得慢,到了仲冬和深冬,才涌现大规模北风落叶的壮美。且冬天的落叶,以凛冽的北风,撼动落叶辞枝,形成斑斓枯叶为胜。
比如一些枫叶,悬铃木落叶,乌桕树落叶,银杏落叶,最有色彩之美和冬意。
“昔余登大梁,西南望洪河。
时寒原野旷,风急霜露多。
仲冬正惨切,日月少精华。
落叶纵横起,飞鸟时相过。
搔首广川阴,怀归思如何。
常愿反初服,闲步颍水阿。”南梁 ·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八
洪河是淮河地区,这是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一条水系以及广大区域。
这里的大规模落叶比黄河流域东北地区都稍晚。
站在高山之上,看着洪河平原,原野清旷,北风呼啸,霜露繁重。
仲冬时节,正是北风长驱直入之时,天地阴暗,北风游走,吹动着无数林梢和地面的落叶,飞扬卷起,纵横迎面,而在这样的漫天飞叶中,居然还有鸟儿时常逆风或者随风穿越,它们是错愕于巢穴不稳,还是在迁徙呢?
如此狂风落叶,墨客却逆风而行,是要借这样高天阔风,来疏散自己的肚量胸襟吧。
阮籍是三国期间魏国的墨客,竹林七贤之一,性情疏旷,兼有抱负,喜好山水,寄托志向。这大风寒天逆行,正是江淹自己的豪迈之气,寄托在猎猎北风中,如叶狂舞。
“道路冬无雪,山原腊始寒。
平林风力疾,落叶雨声乾。
冰玉诗肠瘦,江湖酒思宽。
庭帏即予乐,不必事杯盘。”北宋 · 彭汝砺《冬寒围炉以题为韵得寒字 》
这首诗是和朋友一起,围着冬天的火炉,创作出的。
有着围炉中的温馨和远思,应景细腻。
那深山在尾月开始寒冷,而山路上并没有雪。
但是北风吹过连绵的冬天的山林,听得见簌簌落叶和枝头摇动的声响,仿佛是雨声,又仿佛是干燥的雨。这是很美的听觉。户外北风吹过,摇动树木连绵如天籁,而此时的落叶干燥,相互摩擦生出的枯响,连绵成其余一种如潮之美。
而乃至还可以听见窗外庭院里,落叶清脆的游走声音。
在这样的深山,三两朋友对着火炉饮酒,并非城市里那种急匆匆鼓噪,一半在听天籁,一半在感想熏染温馨。不须要五花马千金裘的那种酒酣快意,反而是逐步闲聊,有着家常的冬暖和人情温顺。
这样守着就好,又何必大吃大喝,非要一醉呢?
能够听到落叶的冬,何其温顺舒适。思绪放宽,窗外,山外是真的江湖,何其浩渺,诗情飞逸。
“借得松风一觉眠,旋烧枯叶煮山泉。
人间蚁蛭王侯梦,不到梅花纸帐边。” 南宋 · 方岳 《宿不老山 其二》
山居的人,最是朴素,由于这里没有都邑的便利,统统都得依赖原始天然。
但是如果你乐意沉下心来,也会有其余一种美好。
冬天在山林住宿,落叶是极佳的取暖和燃料。就地取材,几块石头,一堆枯叶,就可以用陶罐煮水熬粥,
当代的山泉,进入城市,须要钱来消费,并且还标明有多种天然矿物质。古人也知道山泉之甘美,深山虽然不便利,但是落叶煮泉水,总是一种山林之外的人难以享受的天然奢侈。
就看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处境。
宋朝盛行纸做的屏风和帐子,其造价明显低于木头屋子,但是被油浸润过的巨型纸张,正好拼接成一个室内的暖屋。山林里的纸帐,肯定是廉价的,但是具有基本的防风保暖功能。
就在这看似简陋的山居里,如果你乐意阔别尘凡熏陶自己,这些朴素恰好,恰在天然和人力之间,有一个边缘奇妙的平衡。
那白天烧着落叶煮茶,那夜晚,梅花明月照在纸张上,人间无论富贵苟且都会离你迢遥。
中国人崇尚自然,每每人生困境时,会从久远和自然中探求依赖和动力。
而我们的先祖,也是一步步落叶取暖和,走向繁荣。
“老树霜馀已尽红,纵横落叶满庭中。
一钩澹澹西南月,万鼓凭凭东北风。
赊酒每惭添旧券,读书何计谋新功。
蓬窗坐睡摧颓甚,隔竹敲茶赖幼童。”南宋 · 陆游《冬夜戏书三首 其三 》
喜好陆游,是由于他写的冬天最多,最明丽,最豪迈。这倒不是由于他富余安逸,相反老年的陆游隐居家乡,耕地读书,教诲子孙,以身作则,他的住所相称简陋。但是富有的是他的阅历,他的藏书,他的精神。
在他住的茅屋外,是庭院,冬夜老树经霜,树梢的红叶随风纵横,落满庭院。
古诗中有,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但是陆游却向风而立,仰看挂在天南的淡淡钩月,听见如鼓的北风撼动树林。
他想到了什么,当然是战鼓,是沙场的烈气。
这是他的英雄和爱国情怀,陆游生平都在为收复北宋失落地而奋斗,还我河山。
以是在这样的冬风落叶中,他反而感叹自己不能置身疆场,在清闲的隐居中,反而随意马虎颓废。
正是壮怀不老,冬来励志,以是陆游很是龟龄,活了85岁。
“野人曝背向墙隈,时饮茅柴酒两杯。
满阶落叶浑不扫,拄杖去寻江上梅。” 元末明初 · 姚琏《冬日》
冬天的老人,最喜好冬天的太阳。
回到家乡隐居的老人,和屯子的老人一样,三五成堆,在墙角晒着太阳。
冬天悠缓,时常走到附近的农舍家,就着屯子的家酿,饮上三两杯。
这是阳光清暖的冬日村落落,一地的落叶,显示头天必有狂风寒气来袭。
虽然太阳依旧暖和,贰心里却记住梅花,那江边的梅花恐怕是要着花了吧。
于是踏着层层落叶,走在落叶的枯响中,拄动手杖去探求梅花。
梅花代表冬天里的坚韧和生命力,也代剖明叟的情怀。
那落叶满地,仿佛是他生命层层的过往,他踏上金色的落叶,去探求精神的春天。
“短梦初回曙色明,宵长枕簟觉寒生。
纸窗料峭人慵起,卧听风吹落叶声。” 清 · 载铨《冬晓》
订婚王载铨,这首诗颇有诗意。雍容中淡雅,情怀清远。
早上梦醒,窗外已经逐渐曙色,只是冬夜寒冷,连冬天的早上也让人迟疑,贪睡在被窝里。
听见风震撼着窗纸,这是北风凛冽的清晨。
在慵
一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写的春眠。
而载铨这首,却是冬眠实景。北京城的王府,也有如此清幽的声响。
王爷也有如此寂静辽远的诗怀。
他那一瞬想到的什么呢?是什么都想到了,还是只是听着风吹落叶的声音呢?
实际上他的内心颇值得人探究。
他是权柄通天的王爷,同时他又有如此淡远的诗怀。心在命运外,人在命运中。
“风吹枯叶自相语。
霜洗银蟾如许。
梅花也惜锁窗寒,
不放暗香过窗去。” 清 · 梁德绳《阿那曲》
喜好这首小词。喜好第一句。
冬天,风吹着枯叶,仿佛枝头的枯叶在相互说着话呢,好个风吹枯叶自相语。
这很有稚子和高人情怀,一派另类天真,比喻贴切清奇。
由于这样的基调定下来,明月梅花,也就更加清丽动人了。
这些冬天里的景致,仿佛冬天里的朋友,都鲜活起来。
梅花特地将芬芳留在庭院,明月特地将月光照耀庭院。
人若爱着冬天,人若能战胜寒冷,那冬天的统统皆是有情。
连枯叶落叶,也是如此窃窃笑语。
好个美冬。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
古诗六首说冬柳:眉上冬天出柳,梢梢寒柳出疏篱